电话

17709168119

救命!这些书也太美了!!!

2024-04-04

  救命!这些书也太美了!!!2023年是中国“最美的书”20周年。11月6日,2023“最美的书”新闻发布会暨《2019—2021中国·最美的书》首发仪式在上海举行。会上公布了2023年度“最美的书”25种获奖作品。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此邀约此次“最美的书”部分获奖者,聊聊他们的创作历程。

  刘晓翔:生于1963年的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出版社做美术编辑。这个比赛对我来说是“高龄”参赛了。2004年我第一次获“中国最美的书”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这次获奖是我第23次获奖,我还担当过比赛评委。

  周伟伟:我2006年进入赵清的瀚清堂设计公司,在这之前对书籍设计并没有太多概念。当时我还是个毕业不久的学生,后来一直跟着赵老师做书籍整体设计,一边实际操作,一边学习各种设计知识,不仅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设计观念也得到极大提升。

  张志奇:1980年出生,大学毕业5年后,通过同学的引荐来到出版社工作,并开始设计书籍封面,逐步到整体设计。

  刘东霞:我是1976年生人,是一名高校教师,从教20多年。大学期间就学习设计,毕业后进入高校一直在一线教学。为本科生讲授“插画设计”“书籍设计”课程、为研究生讲授“中国传统书籍艺术研究”“绘本设计与制作”等课程。我很享受教学过程,也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做设计的感觉,他们可以激发我很多创意。我负责的“插图设计”课程获批山西省级精品课程,“书籍设计”获批国家一流课程。我们有自己的师生团队,致力为山西省品牌规划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特色产品包装、文创品开发等做服务。

  何明:我是70年代生人。毕业后就从事设计行业至今,我不会把自己定位于专职书籍设计师身份,设计行业相关工作我都喜欢。

  周海川:我是1989年生人。大学所学设计专业里我最喜欢的一门课就是书籍装帧设计。当时在专业老师带领下通过参与实验项目和实践活动,逐渐了解到书装设计的独特之处,毕业工作后一直在有意接触书装设计。

  许天琪:2006年我以非常高的理科成绩考入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但对所学的“修大坝”专业完全提不起兴趣,于是毅然选择转入文学院的广告专业,研究生又在中国台湾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系攻读硕士,开始系统学习设计。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跟着许燎源老师学习包装设计,之后便开始从事展览设计等相关工作。2015年,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手不释卷:赵清书籍设计艺术展”。流连于展厅之中的我感受到了书籍设计的多样性,萌生了专门从事书籍设计的念头。在这个展览上,还听到了知名书籍设计师刘晓翔的讲座。我自幼喜爱阅读,深受触动,于是前往北京正式成为了一名书籍设计师。我和许多书籍设计师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的多学科背景,以一个非美术科班生的身份进入书籍设计领域。

  周伟伟:2017年我创立了个人工作室,全职做书籍设计,日常工作多,节奏忙碌。目前有助手协助我工作。

  陈楠:在出版社时,朝九晚五;自己成立工作室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能很好地安排工作。疫情后我大多时间居家办公,工作节奏不紧不慢,大部分时间学习、思考和出方案,真正制作相对较快。

  张志奇:我全职做书籍设计,日常工作状态蛮紧张。因为书籍设计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总感觉时间不够用,需要投入再投入。

  刘东霞:《高跷走兽》是我们团队精心打造的。这些年,看到我国很多非遗文化被抢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很痛心。也看到了我国潜力巨大的绘本市场需求,特别是对本土原创绘本的需求。因此,逐渐萌生了聚焦儿童绘本的非遗传承路径。希望非遗绘本能带给小读者集故事、娱乐、知识潜移默化的美学体验于一体的素养教育。

  何明:进入行业后,我们的设计工作不只书籍设计,也包含品牌形象设计、自出版、包装设计、展览策划、展览展陈设计等设计范畴。

  许天琪:目前在做自己的工作室,有非常可爱的助理帮我解决工作中较繁琐的事务,也有磨合多次的插画师、书法家、摄影师、印刷厂等合作伙伴,他们很好地配合我实现复杂的设计想法,帮助我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创作本身。除了缺一只猫,目前的节奏和状态让我感到很满足。

  胡一凡:我的第一部绘本作品就获得了“最美的书”荣誉,倍感荣幸,目前还没有成立完备的设计工作室并形成稳定的工作节奏,当然我希望未来能够一一实现。

  刘晓翔:实实在在地说,都擅长。我是职业设计师、设计总监,从事这行36年。有工作室后我指挥设计师们做设计。设计过几乎所有类别的书籍并且都获过奖,比如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绘本等,它们都获得过“中国最美的书”。

  刘东霞:我们高校教师学生也会接很多实践的社会服务项目和委托项目。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我们要求毕业设计必须做实际项目。而且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王春声、郭冰奇两位就是我们的校外导师。

  陈楠:我至今也不清楚自己擅长设计什么书籍类别,无论怎样的类别,我能做到的就是认真对待每一本到来的书。

  许天琪: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关注传统文化题材,这些设计之外的知识储备也帮助我从不同角度萌生新的想法,所以有东方质感的题材更容易打动到我,也是我比较擅长的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在筹备“植物先生”系列的设计前,我就已经了解到很多传统非遗产品因缺少现代设计转化,鲜被大众知晓。

  胡一凡:作为新人作者,我还谈不上最擅长设计的图书类别。只能说自己买得最多的和看得最多的还是绘本及儿童类别的图书。

  刘晓翔:欧洲有许多我喜欢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我从中看到了书籍设计所蕴涵的更多、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可能性。比如,欧洲的书籍设计经常只使用一种纸张,但每一个展开页面都设计得很棒,且常常有一些版面美学上的创新。这方面,中国的书籍设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感受在我担当第101届ADC评委时,由于看到了大量参赛者提交的PDF而更加强烈。要知道,PDF是没有质感和装订工艺的,它所反映的纯粹是设计师的排印功底和版面创造力。

  刘东霞:欣赏的设计师有很多,有的设计师在行业内可能并不知名,但他的某一本书或某个设计会很打动人。“最美的书”是我这些年最关注的,我从2013年开始关注并购买,2014年的《乐舞敦煌》,2015年的《爱不释手》《兔儿爷丢了耳朵》,2016年的《虫子书》,2018年的《庞茂琨:朋友圈的100张面孔》《寻绣记》《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说》,2019年的《上海图话——百年插画艺术档案》等,会在给学生上课、社会职业人士做审美讲座时分享它们的“美”。

  周海川:我个人欣赏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他以独特方法论将意识世界形象化,主要著作有《亚洲的宇宙观》《文字的宇宙》等作品。

  许天琪:刘晓翔老师一直是我的偶像。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建立了符合中国设计师使用的网格系统,并且出版了数本该题材的专著,将自己的设计方法从一个版面拆解到一个字,提供给设计师和爱好者去学习。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他都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一套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这个在当下的中国实在难得。

  尹琳琳:荷兰设计师Edwin van Gelder,书籍设计作品《无意识之城》(《Un-Conscious-City》)。荷兰设计师Irma Boom,书籍设计作品《希拉·希克思:编织作为隐喻》。

  胡一凡:我非常喜欢意大利设计大师BRUNO MUNARI(布鲁诺·穆纳里)的作品,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用自己艺术、设计的眼光解构绘本/儿童书的形态,《雾中的马戏团》、“1945系列”是他的经典之作,他留下的财富至今仍使年轻一代绘本作者与设计师受益。

  刘晓翔:艺术活动是从无到有的创造,书籍设计也是这样,它将没有物质实体的抽象文本用可以触摸、翻阅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上的设计每个都独一无二,只属于设计师本人。因此,设计的灵魂是基于文本的创造。我不觉得书籍设计师该表现出牛气,包括我在内的设计师都是茫茫宇宙中的极微小存在。在伟大的造物主面前,人的创造根本不值得一提,唯有谦卑地面对。最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写道:“我的人生把我带到此刻……我终于看到,那美好的幻象是何等错误,让艺术变成我的偶像,我的王”。我喜欢我恩师的设计,他的设计有浓郁的中国气派。

  陈楠:书籍设计的灵魂在于能让读者更好、更便捷、更愉悦地阅读,而不是抢文本的主体,阻碍阅读。一个能尊重文本本身,又能让读者感到愉悦、舒服、顺畅的设计,把自己的设计隐藏在文本之后,又锦上添花的书籍设计师是牛气的。

  刘东霞:书籍设计的灵魂,要通过设计师的思考,通过设计书的细节,把设计的理念展示出来,使得书与读者产生链接,得到共鸣、被打动。也想强调一点,希望我们的本土设计师能从我们的文化中汲取灵感,结合书籍内容需求,设计出集审美价值、文化内涵与使用功能于一体的“中国书籍”。

  何明: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书装设计的灵魂还是人本身, “牛气”的书籍设计师设计的书籍都会经得住时间的考量,他们能通过书籍设计语言做出书的温度,直达人心。

  周海川: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是一个“牛气”设计师需要具备的重要特质,他们要能够跳脱传统界限,创造出更加令人难忘的设计,从而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尹琳琳:书籍设计的灵魂在形式与内容搭建的空间里安放。形式与内容越契合,阅读越舒适。总能把立意、呈现、阅读感受、成本……都关照到的设计师是“牛气”的书籍设计师。

  胡一凡:书籍形态及书籍装帧的作用应被文字、图画创作者和编辑们重视,并更早地纳入绘本初期的概念策划之中,形成一个形神兼备的整体。

  刘晓翔:这个行业对喜欢它的人来说能从事就是幸福,“痛并快乐着”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设计不是纯艺术,它受公众审美水平和权力左右,因此不是设计师能够说了算的。当大家看到很棒的设计师有很差的作品时,请别把板子都打在设计师身上。

  周伟伟:当下它的魅力依旧是纸质书带给人的愉悦,可以触摸翻阅欣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藏书家为之沉迷。任何工作都会有其相对无奈的地方,书籍设计师的无奈应该是出版社的审美标准和自己的设计相冲突,要妥协,寻找折中方案。还有就是书的成本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当下经济低迷,出版社在做书的成本上控制严格,设计师也会被成本困扰。

  陈楠:书籍设计与我的生活紧密相连,它是滋润我生活的养分。除了日常撸猫、养花、做美食,书籍设计也必不可少。即使在没有项目的日子里,我还是喜欢晒太阳,查阅设计师们的作品,学习欣赏,这样会让自己内心充实。无奈的是有时与出资方有审美差异,最后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张志奇:书籍设计的过程很奇妙,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富有创造性。完成一本好的作品不容易,需要多方协作,设计费也相对较低。

  刘东霞:甲方审美格调急需提高。之前,我的团队为一套非遗书籍设计过封面,加班熬夜设计了很多方案,自认为其中有非常不错的案例,但最终没有采用,那套书出版后也让我大跌眼镜。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在“把关”,如果设计者完全迎合甲方做设计,会使大众置身于较低的设计品位中,这很可怕也很悲哀。

  周海川:我相信好的书装设计不仅能够提升阅读体验,还能够更好更明确直观地传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因此也能够给读者们带来更加独特而又深刻的感受,书装设计的魅力之处或许就在于此吧。然而在电子书和数字化出版物兴起的今天,传统纸质书籍的需求在迅速下降,传统书籍的设计也在面临新的竞争压力。

  许天琪:长期以来,书籍设计常常被误解为只是封面设计,而我更想做的是“整体设计”,也就是从书籍组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设计过程——包括与编辑商讨和策划选题、图书定位、营销方式,以及书籍设计落地过程中所涉及的开本、装帧形式、封面、腰封、字体、版面、色彩、插图,乃至书籍印刷流程中涉及的材料、印刷、装订及工艺等各个环节。很多时候,我都需要扮演起项目经理的角色,不仅要主导整个创意设计,还要与出版社、作家、摄影师、插画师、供应商等协调处理诸多难题。不管是传统出版领域还是跨界的领域,深度参与到整个项目过程中而不仅是做一个“漂亮的玩意”,这对书籍设计师来说,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锻炼。

  尹琳琳:做书人的幸运是与智者同行,魅力在于“无中生有”的快乐,在做书的过程中体会书的五感之美。无奈的是,在这个凡事讲求效率的时代,好的书籍内容已成为稀缺资源。市场诡谲,创造者的价值被忽视。

  胡一凡:就我接触最多的绘本领域来说,虽然一本绘本呈现给读者的信息是少量的,但图像、文字、书籍形态三者的紧密关系使得绘本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能激发设计师巨大的创造力。让我感到稍许无奈的是有些外文绘本被国内引进时,会经历设计品质损耗过程。不仅原作用纸、装帧、尺寸可能被降级修改,原作中精心设计的书名字体也会被替换为一个不太适切的字体,使视觉效果大打折扣。

  2022年,由于身体欠佳,我还处于休假中,那段时间没接任何设计,天天撸猫、遛狗、种花……只想静养。当出品人把《拾乐》的书稿让我试看后,我一下有了设计的激情。这本书的内容太吸引我了,特别符合我当时的心境和向往,当即我便接下了这个项目。

  这也是唯一一本在做的过程中让我读了全文3遍的稿子。我反反复复读它的文字,反反复复体味领悟其中想要阐述的意境,反反复复试着想着可能合适的开本、版面、图案、用纸、装订方式、气质表现……前后出过几个方案,都被自己推翻重来,包括在不断研读的过程中,书的结构也有了很大调整。这本书称得上是“3个女人一台戏”:出品人刘老师的率真、才华、果断以及主编关老师的优雅、知性,让这个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做好一本书,设计过程中的沟通尤其重要,而与往常不同的是,我们3个在沟通时完全是沉浸式地演绎“10乐”的过程。我们起先不聊具体方案,而是用了现实版的“10乐”进行时,一起读书、小饮、散步、活动、读书、音乐……从中领悟到了很多感受,这让我在设计上有了异常的松弛感与亲历感。通过沉浸式的体验,3个人在用材、结构、图片的选择上全部一起参与,最后由我用设计的语言一一呈现,所以说这本书是“3个女人一台戏”。

  《拾乐》是一本自然而然的书籍,质感的自然、陈述的自然、气质的自然……有人说过,大自然能让人与人之间没有陌生感,这本书的设计营造的就是“没有陌生感”的氛围。有读书的安静,谈心的亲切,静卧的惬意,日晒的温暖,小饮的满足,种地的畅快,音乐的遐想,书画的沉醉,散步的闲适,活动的张力……生活应有的自然状态下的“10乐”全部回归!全书安静、雅致、轻松,封面诠释主题一目了然,却又留出了3个层面,有“带入”“进入”和“拾起”的用意。

  翻阅书籍,前几页左上角的“10乐”从浅至深,好像在慢慢唤起人们差不多遗忘的快乐。呼唤人们重新拾起——“拾乐”。正文排版全部运用断句换行形式,使书有了乐律感、自由感和放松感。辑封应用中国元素图形,颜色上跳脱固有的含蓄,大胆应用橙橘色,使读者沉浸于古典气息的同时又注入清新的活力,心情敞亮,情绪转换,或静或动……

  最后设计上应用了10个不同的灵动书法体组成圆形图形,完成最大的视觉冲击:“拾起的10个快乐”。

  当朋友找到我做这本小诗集时,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本在设计上很通俗的诗集,只要把控好疏朗干净即可。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与作者在一个小咖啡馆有了第一次交流,匆匆几句,他也没有特殊要求,我也没太多的创作感觉。夜里,翻阅诗稿,静静读了几首,却有了一种被带入而且想一直读下去的愿望。次日清晨,刚梦醒,发现手机上作者发了一段音频过来,是一首诗朗诵,而且正巧是我昨夜读过的那首,朗诵者是个很好听的男中音,声音干净、醇厚,非常具有磁性。在那样的清晨,让我有了一种全新的诗境……后来才知道这是作者自己朗诵的声音,原汁原味,很赞很妙!他磁性的声音,能把人带入异乡的远方,带进未曾感受过的经历。

  记得出第一个方案,因为太想做好做特别,虽有趣却制作难度很高,有悖于诗歌本身的自然随性,于是被自己推翻。反复揣摩诗境,远方的、久远的、存在的、空灵的,或见或不见的……这是一本游走的诗集,作者用片段化的时间,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当下的情感、思绪。每首诗都配有“小记”,记录当时作者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心境下写下小诗,而整本诗集都围绕作者生命中“偶尔停顿”“续尔前行”“间或咏叹”……诗集外观纯净、轻巧、随意,封面设计表达上也轻描淡写,蜿蜒的曲线如作者行进与思想的轨迹,烫透纸特殊的工艺又让其有了痕迹的表现力,在不同的光线下清晰见底……最不同的是辑封设计,特殊的大于正文尺寸的切割,使不同的读者在翻阅时留下不同力度的印迹,从而造就不同的曲折与波痕,从形式上实现了诗歌最大的浪漫情怀。版式设计上,有意拉大行距使阅读有强制性的缓慢感,有了诗歌特殊的阅读感,有别于一般文本的阅读习惯。(陈 楠)

  《年龄这回事》是一本睿智风趣的散文集,作者是作家中的女将军——裘山山。你为年龄焦虑,她说“可以祝贺自己,在经历了无数个风霜雨雪后,成为一粒成熟的稻谷”。你为容貌困扰,她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你,“你健健康康充满活力,你开朗乐观喜欢大笑,你就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人生何处无颜值?”她金句频出,独具特色的幽默语言,常常让人捧腹。从文字中感受到了这种人生魄力,我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把文章分享给我母亲,因为她与作者年纪相仿,曾几何时也是热爱文学的文艺女青年。但已经50岁的母亲,看书肯定看不清,刷短视频倒是轻松愉快。由此,我突然意识到,文学类图书的文本通行字号是9~10pt,有时候出版社为了降低图书成本,压缩字号、扩大版心更是常有的事,无形中设置了鸿沟,让一些经过反复编辑和审核的高质量内容,无法触达视力不好的中老年群体。微信都设置了关怀模式,为什么图书没有呢?所以我希望这本“时光之书”,无论男女老幼,都执手可握。

  于是,我反复斟酌调整书的版心、字体、字号,为了让《年龄这回事》能被更多人阅读,我拿着做好的贴样在小区楼下追着大爷大妈问:“这个能不能看清啊?好不好读啊?你看这张字粗一点,这张字细一点,你觉得哪个更好读啊?”做完小小的调研,我发现12pt的字大小才刚刚好,绝大多数人能阅读。

  这样一本诙谐幽默的时间之书,我想没有比一个旋转的时钟更适合的视觉了,表达上是直接的,但形式上又是抽象的,同时又具备现代感,符合书的定位。刚刚好的是,加上序言全书刚好有24篇文章,如果一篇文章对应一小时,这不就是看完一本书一天就过完了吗?创意来得刚刚好,我欣喜若狂。因此,书的每一页都对应了1天中的某时某分某秒。如果第一篇文章的开启时间是00:00:00,那么最后一篇文章结束时间就是24:00:00。这本书的页码不是阿拉伯数字,也不是汉字数字,而是像01:25:45、05:50:15这样的时刻。为了精确地算出每一页对应的时间,我甚至和助理用了24个excel表格来进行计算和统计,每一页对应某时某分某秒,以及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各需要旋转多少度。

  因为该书的定位是大众群体,我需要谨慎地节约成本,把钱花在刀刃上。无线胶装的设计节约了装订成本、内文黑黄两色印刷节约了印刷成本,内文轻型纸节约了纸张成本,但书口三边丝印、封面戎马纸烫印、环衬艺术纸,又极大地提高了成书的品质感,与一般同价位的市场书区分开来。

  消失的名菜是广州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大量民国老菜单、老菜谱,联合中国大酒店的粤菜专家和传承人,从访谈、资料整理、研究,最终一步步还原复刻了一道道业已失传的“消失的名菜”。2023年初受广州出版社邀请,亲自感受了一次“消失的名菜”,本已消失的饕餮大餐,以极其讲究的形式,一盘盘一道道端至面前,并且还可以品尝,实在令人感慨万分,好像乘坐了一趟时光列车,把我拉国时期的陆羽酒家。宴席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其实一本书也是一席感官盛宴。食色性也,我想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的同时启动,来感受“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五感之美。

  关于粤菜的最初印象来源于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中华小当家,影片里揭开每一道菜品锅盖的瞬间,都会散发出弥漫整个屏幕的香气,并且金光四溢。结合翻阅行为的设计、纸张的触感编排上视觉元素的安排,来获得一种嗅觉、味觉上的通感,成为我设计这本书的主要关注点。开盖仪式对应了书籍设计里的翻阅行为,每道菜品都经历一次设定好的翻阅方式,翻阅一道菜品,即品尝一个菜,翻阅行为结束,宴席也结束了。通过页面开启前和开启后的节奏对比,为读者营造一种扑面而来的“wow”惊喜感,我将这样的设定用在了第三章的菜品呈现,并且用橘色纸将此部分浓墨重彩地渲染出来。全书采用了异于常规的16开横长开本,传统古线中式装订,朱红色系的材料让整体气质既华贵又复古。伴随着香气元素,文本和图片在页面中随着网格系统上下飘荡,好像粤宴之香始终伴随着读者,萦绕在读者身边。为了把香味元素做到极致,我还使用了数种感香油墨,萦绕在香气中的菜品图片,仿佛不仅出现在了眼前,还能从纸面上闻到一丝菜香。

  另外一个较难的点是,合作方中国大酒店至今还有一位可以书写“师爷体”的宝藏书法家,所谓师爷体就是一种专门用于手写菜单的毛笔字体,我请这位老师帮忙书写了宴席的每一道菜,并且用洒金的宣纸印制,还烫上了朱红漆的印章。(许天琪)

  这本书借助古巴华人的形象,叙述了中国移民古巴的历史,记录了现存古巴老华侨及其后代的生活状况。1847年6月3日,一艘西班牙大帆船载着来自福建厦门的首批206名契约劳工登陆哈瓦那,揭开了中国移民古巴历史的第一页。160年来,古巴政权更迭,经济危机严重,古巴华人难以在古巴生存。这本书的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古巴首都和内陆城镇,接触老华侨和混血华人,拍摄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实作品。作者试图从古巴华人的日常生活和个人故事来探讨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依赖。镜头中的古巴华人包括出国旅行的华人及其后代,其中一些是混血儿。还有一些非华人后裔,他们被中国人收养,在中国文化的滋养下长大。他们具有中华文化的认同,不受血统的限制,继承了中华文化和精神信仰。

  全书的设计像是一个档案夹。夹子有一个纸袋,纸袋里有一幅画和一页字母表。这本书附带了一个单独的相册,里面是中国人拿着他们祖先的照片,这些照片被一一插入相册中。这个设计很简单,但很独特。

  螺旋起子和螺丝,是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创造物。作者从工具书、古籍和博物馆中寻找这种工具组合的来源和变化。他遵循历代百科全书的辩证法,挖掘考古的层层脉络,将猜想与原始传说联系成确凿的证据,突出对知识组织的考察。这本书以常见的金属零件——螺丝为设计灵感。书页用两枚螺丝紧密固定,旨在与主题相呼应,从而构成一本完整的书籍。

  在每个章节的开始,设计者利用各种螺丝的形状和特征组合出不同的图形,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每一章节中每个段落的开头都有一颗独特的螺丝图案,既具有装饰性,又为书籍增添了许多趣味。书籍纸张整体采用黑色,内容印刷采用银色,目的是模仿金属的质感与光泽,增强视觉冲击力与吸引力。(周伟伟)

  我是《汉字网格与文本造型》的作者,这本书对我来说它首先是我的著作,其次才是我的设计。感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邱总和第一工作室副主任丁雯约我写作此文并交给我自己来设计,能亲手把自己的文本物化为书籍,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文本的内容是讲述如何排印好汉字。本书配有800多幅插图,图文配合向读者介绍了我的汉字网格排印理论,尤其是一部分插图用设计案例详解了XXL Studio的排印方法,希望借此为有志于排印好汉字的设计师提供一块垫脚石。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和11个设计案例的解析,每个案例选择了16页不附加质感的导出图片来呈现排版;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所选择的11个案例的彩色书影;第三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对汉字网格的梳理与追根溯源、文本造型、排印中应该注意的细节等。写作此书的目的,是在书籍设计普遍采用西文网格的基础上,依据汉字特点,总结出适用于汉字的版面网格系统。

  材质应用上依据内容先将文本设计为彩插居中的对称式结构,20页的彩插用很薄的65克的雪瑞樱花纸,另两个部分各160页则用较厚的100克素雅纸印单黑,做到了绝对对称的书籍内文结构。20页彩插的其中4页印刷与封面相同的PANTONE专色,在书芯的切口和天头地脚上形成一条彩线。

  内文设计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版面,将切口和丁口的页边距设计为1个10.5磅的汉字,10.5磅的汉字也是本设计中网格系统的正文文字磅数(10.5磅相当于3.7mm)。这么小的页边距对印刷与装订具有挑战性,承印本书的印刷公司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封面设计是本书所阐述的汉字版面网格理论的延伸。在材质应用上,读者拿在手中会感知到布质书脊的温和手感与外包在斜切45度皮壳上的白纸的光滑。不同于读者常见的精装书,这本书的天头和地脚是与书芯切齐的,切齐后加强了设计干脆利落的特质。封面上的数字1.5所代表的是文字磅数,它是比10.5磅更为细小的版面网格系统的最基本单元,书中的注释和书眉磅数是1.5磅的多次相加。

  封面封底两段文字的排印设计,第一是没有设计行间距,让行与行之间密排;第二是下一行汉字与上一行的汉字纵向对齐。为了不同行的汉字纵向对齐,调整了英文和数字的间距。(刘晓翔)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它所代表的汉文化礼仪与汉文化审美,深深地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以及周边的国家与地区。设计落脚点在“服”上,做一件典型的中国平面裁剪的罩衫,是最初的想法。

  书籍整体设计上,首先,意在表达汉服千叠百褶的典型特征:通过折页展现服装平铺图,通过滚折页还原服饰穿着场景。单件服装平铺大图,款款经典,满满细节,精心讲解。其次,贯穿上衣下裳的设计理念:通过分割页展现上衣下裳的搭配效果。

  文前以图表形式归纳汉服的服饰特征。根据设计需要,重新绘制图样,制作信息图表。包括不同时令所穿服饰颜色,明代袍服颜色与官级,唐代袍服颜色与官级,不同袖型示例,各时期常见领型,袍、襦、裙、衫常见款式,常见首服,汉服常见材质特点,汉服现代常见穿着场合等,方便读者查阅。

  内封布面材料的连续M折结构,在外侧形成8个小书脊,将内文8个部分的内容分隔开。在内侧形成的短折页,功能上分隔、导读内容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结构上补齐了因书页滚折产生的水平方向的书页厚度差。内文独创穿线方式,线装编绳工艺。模切、折页、配页、捆书、打孔、穿线,每本书都需要师傅按工艺要求装配。外封是“汉” “服”两个字的变体图形。每个局部图案上在完成搓金工艺后再烫一次小圆点图形的亮金,如果用线连接每个圆点会形成汉字的笔画。 “汉”“服”两字的意象图形采用烫金工艺,斑驳的金色与内文的丰富色彩形成强烈的色差。

  封面独创搓金设计,每个封面都由师傅手工搓金,不可复制,本本独特。双层布艺对裱,手工压线,温柔坚韧的质感与搓金的肌理相互映衬,产生厚重的历史感:从周制到明制,形成了五大制式,周制端庄、晋制风流、隋唐浪漫、宋制文雅、明制温柔,研读不同制式礼服、便服特点,纵览各时期经典服饰款式、风格,以及独属于汉服的精神气质。

  以大开度折中折的方式,多视角、多维度展现服装穿着步骤。手工大5折页,五大制式情景人物展示。360度穿衣顺序单独展示,力求秒懂。

  周制—晋制—隋与唐制—宋制—明制,人物着衣实景拍摄图,具有完整的故事性。设计时,图片排列方式用电影式分镜叙述,沉浸式感受汉服魅力!利用硫酸纸薄透的特性,展现内外衣的穿衣顺序。注释文字分层叠加讲解,搭配平铺图展示,便于理解。(尹琳琳)

  《展境》是成都博物馆推出的聚焦成博特展的新型博物馆设计学术读物,精选新馆开馆以来的15场特展项目,以“纸上展览”的书籍编辑思维逻辑,用纸质载体作为媒介,在另一个维度集中重现了15场特展从内容设计转化为空间设计、再到展厅呈现的展览形式设计全过程,不仅记载了成博展陈设计团队的研究与探索,也在经典案例的记录与比较中实现了展陈设计从工作实践到理论探索的飞跃。

  书籍装帧设计釆用拉链式开启方式,加强读者对书籍的探索感和参与感。极简的深色封套,用凹凸的方式呈现空间图形寓意着“成博展览季”的印记。书籍用专色呈现了展览空间布局、展览动线、展览光源、展品陈列等展陈设计的构成要素。采用不同的纸张来区分书籍中的每一场展览,区分内容编辑多信息传播的层级,运用不同的触感体验来呈现策展理念、展陈设计、现场空间;用短页的方式呈现海报及现场空间的展品,让阅读变得更丰富更有层次。

  总的来说,《展境》从理念和实施两个维度对成博2016~2022年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展览项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集出版,清晰具体地总结出展陈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与要点,对于博物馆业务工作者、博物馆理论学者、展陈相关业界同好及其他关注博物馆的读者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从而有利于处于社会和行业迅速变革中的城市博物馆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深入研究。(范犁)

  作为《吸呼》的作者和设计师,我希望读者阅读这本书是一个感受美、“呼吸”美的过程,恰如印在函套上的那句标语——“像艺术家一样呼吸”。《吸呼》被评为“最美的书”,既肯定了书中图画与故事的美感,也肯定了整体书籍装帧设计的品质。回顾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在追求“美的体验”方面,我不断求索。

  创作与设计《吸呼》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吸呼》作为我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时,要面对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概念设定与内容创作;第二阶段,当《吸呼》将变为正式出版物时,聚焦于如何在打磨细节的过程中让作品趋于完整。

  2020年伊时,我正处于构思研究生毕业创作的阶段,一方面,基于以往的学习与志趣,我希望做出富有创意的概念绘本,即用一个“点子”串联起整本书;另一方面,那时的我们正经历着小心翼翼对待每一口呼吸的生活,不可见的呼吸似乎“被看见、听见了”。我不禁思考:如何用视觉化的绘本展现那些细微的、隐形的呼吸动态?如何用一页一页地翻动转译一吸一呼的律动?如何在一页又一页的缝隙之间,表现出不同的时间变化?吸气与呼气除了是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还能是一种对世界的诗意比喻吗?由此,绘本《吸呼》历时三年的“孕育”开始了。

  《吸呼》遵循一个极为纯粹的逻辑;第一页是“吸”, 第二页是“呼”。呼吸的瞬间与翻页的瞬间一一对应,这形成一个稳定的、复沓的逻辑。如果说翻页是绘本的“心跳”,呼吸是生命的规律,在绘本《吸呼》中,二者实现了一种同构关系。一页一页、一吸一呼,全书重复了36次;一草一木、日升月盈……众多意象在72幅画面中一一登场。《吸呼》试图将广阔天地囊括,在薄薄的书页上展开,以丰富、轻盈、简单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期待读者的每一次翻页、每一次呼吸都是一个惊喜的瞬间,因此借由“一吸一呼”的悬念设置与画面中极少的叙事元素,力求每一个精准的视觉指引,在一瞬间传递到读者眼中。《吸呼》的画面信息是那样的少,但需要考虑的事情是那样的多。色彩、大小、远近、繁简、强弱、时间……每一组对比都是一个课题。

  如《吸呼》第一册的结尾,前一页描绘了一个夜晚,而在这一页中黑夜将尽,低低的地平线上透露出一色微光,呼吸间,当我们翻至下一页,温暖的橙色将要占据整个天空,太阳被“呼”出来了。虽是结尾,却仿佛在向读者诉说:新的一天开始了……仅仅是两个画面,几块颜色,一个瞬间,一个缓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呼吸被展现了出来。再如,《吸呼》第三册射箭的画面,两页图画区别很大,用颇具动感的方式表现吸与呼:前一页是局部特写,后一页是远景捕捉;一个是箭在弦上,一个是放矢之后;一个是屏住气息的紧张等待,一个是气息随箭喷发的快意瞬间。这两页快节奏的视觉衔接也让读者的呼吸不由得紧凑起来。

  我深知绘本不是陈列图片的“相册”,而是一个又一个瞬间编织而成的“阅读漫游”。瞬间与瞬间不只是并列关系,还需要产生更具张力的关联。如“萤火”与“天明”衔接时那被扩大的时空感,又如从“大象”到“蚂蚁”那诗意般的跳跃,又如“生日蜡烛”吹熄间飞逝的年华。关联或明或暗,让故事不停流动着,就像一吸推动一呼,一呼泛起一吸那样,未曾间断。

  当《吸呼》还是一个富有灵气的“雏形”时,很幸运地,我获得了出版《吸呼》的宝贵机会。于是之后的工作重心落在了对内容的编排与调整,以及对书籍物质实体的设计上。为了面向更广大的读者群体,《吸呼》必须呈现出更完整的面貌。几番讨论,设计工作最终由我和本书的内容及美术编辑——戚翔宇一同负责。在出版过程中,我们相互启发,基于各自对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发挥出“集体智慧”。

  《吸呼》的内容已足够丰富,我们的设计也“无需多言”,只求简练、妥帖、准确。全书不见冗长的宣传标语、专家推荐及徽章标志,省去“旁枝末节”的干扰,我们对仅有的信息做足充分的考虑与安排。

  以封面为例,《吸呼》标题二字的造型经过反复打磨,在视觉清晰的基础上体现故事内核中的酷与现代感。每册封面的视觉主体分别选取单册故事中能够概括主题的标志性元素:“天边的半月”“地上的青蛙”“吹泡泡的孩童”。而月亮泛起的光环、青蛙饱满的气囊、被吹鼓的肥皂泡,三者保持了统一的“圆形”的符号感,与标题的圆润字形设计相呼应。三册封面放在一起,图形互相关联而有节奏,背景明快的蓝、绿、粉色碰撞却和谐。

  三册绘本由白色函套封装,我在白色卡纸上留下一个孩童侧脸的模切镂空设计,透出《吸呼》第一册封面的湛蓝底色,函套上其余文字信息皆保持同样的蓝色。

  如此设计,一是试图用纸本身的“白”作为绘本“缤纷”色彩的序幕,从白色开始,又归于单纯。这张表现孩童呼吸状态的侧脸仿佛在暗示大家:你就是这个孩童,轻轻地吸气和呼气吧,《吸呼》的故事由此开始……全书仅在最后一张出现了完整的婴儿的形象,与函套上的侧脸形成呼应。故事由一个孩童开启,又会由“新生命”延续下去。

  二是因为白色的纸张与高饱和的蓝色营造出静谧的氛围,暗示读者呼吸放缓、安静下来,把注意力放在图画的细节之上、纸张的纹理之上,以及此时此刻的感受上。作为设计者,我不希望一个全白色的函套把对内容陌生的读者们“拒之门外”,于是函套的背面是一整张蓝色图片,深浅不一的蓝色涵盖了书中的所有意象,凝聚着一个个灵动的瞬间。

  除此之外,《吸呼》的所有用纸经过细致的挑选,以达到制作成本与作品效果的平衡:封面选用棉柔纸,细腻的纹理与内页的“美质环保纸”形成不同的触觉层次;内页纸翻阅起来轻盈流畅,与故事的灵气相辅相成;函套用纸也放弃了原计划中的白色卡纸,改用肌理明显的“欧雪原白纸”;就连随书附赠的导读折页也充分考量,选用一款韧性好的特种纸呈现,方便被折叠、展开为一张《吸呼》光谱海报。

  如果说《吸呼》的概念之一是诗意地再现时间变化,那么《吸呼》的概念之二便是“试图抵达所有人”——不论地域与经历、不论肤色和语言、不论年龄与性别。我的编辑团队坚持将《吸呼》的受众设定为“0~99岁”,《吸呼》向所有人发出邀请!

  假如你是孩子,当你看到“吸”,你能猜出“呼”吗?把《吸呼》当作一个纯粹的“猜谜”游戏吧;假如你是大人,希望你能在书中获得宁静、获得诗意、获得观察细微之处的眼光,再重新回望生活;假如你已白发苍苍,你将在一吸一呼间想起什么?回忆什么?又忘掉什么?生命究竟是一次热烈的生长还是一场梦?我希望这部《吸呼》可以陪伴我的读者们一辈子,就静静地、永远地呼吸下去。(胡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