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7709168119

人民城市 擘画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

2024-06-12

  人民城市 擘画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等城市建设理念。2015年12月,习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工作要求;这是“人民城市”这一概念在中首次出现。2019年11月,习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明确了人民城市建设的依靠力量和根本遵循。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基本特性,是社会主义城市的本质属性。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矢志不渝地沿着人民城市的发展道路稳步前行。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城市建设发展提出更多期待、更高要求,如何深刻理解和贯彻人民城市的理念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遵循,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习指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城市发展为了什么人、依靠什么人,决定了城市的根本属性。在古代社会,城市建设是为了统治秩序与军事安全,掌握权力的统治者营城建都、大兴土木,但这些城市不论多么雄伟瑰丽,归根到底只是军队的堡垒、祭祀的神庙、帝王的宫殿、贵族的乐土,而绝不可能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家园。在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的发展是为了工业的生产与资本的增值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尽管工业革命带动了城市的空前发展,但这种发展不仅没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解放,反而扭曲与异化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在城市中只能是强者把弱者踏在脚下,一小撮强者即资本家握有一切,而大批弱者即穷人却只能勉强活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人民群众变成了城市的主人,人民性成为社会主义城市的根本属性。首先,社会主义城市属于人民。城市生产资料不再被少数有产者占有,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再被资本与私利“绑架”,而能够真正从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从国计民生的内在要求出发作出谋划,城市成为实现人民公共诉求、满足人民集体权利的根本性保障。其次,社会主义城市依靠人民。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没有大众创新的激发、治理效能的优化、精神文化的提升,就没有城市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依靠人民,需要在共建共治中实现共享。最后,社会主义城市为了人民。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本质要求的实现关键在城市。因此,社会主义城市更加强调公共服务的普惠性保障,更加重视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营造,更加突出对人民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的满足。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人始终以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民城市为目标,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砥砺奋进、波澜壮阔的城市建设,城镇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64%上升到2019年底的60.06%,创造了人类城市建设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党以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本手段,在政治制度上明确了“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明确了城市的人民属性,使得几千年来一直由少数人主宰的中国城市在性质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继续坚持以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包括城市建设在内的一切事业的根本标准。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城市发展,把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遵循,使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也遇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城市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在城市工作领域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美好生活向往为遵循。2015年12月,习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2017年2月,习在考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时提出,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2019年8月,习在甘肃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同年11月,习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人民城市理念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迈向更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更有品质的城市生活、更高水平的城市治理,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要义。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推动人民城市建设,更加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更加强调人民的期待与追求、更加重视城市内在动力的激发,以“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遵循引领城市发展,以新发展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推动城市向更高质量、更安全、更公正和更持续发展。

  首先,城市工作要统筹安排好“三生”“四宜”。人民城市的理念要求一切城市工作要围绕人民群众需求、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人民群众利益。习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其次,激发城市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人民城市治理能力。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更是城市建设与治理的主体。“人民城市人民建”明确回答了新发展阶段城市工作依靠谁的问题,深刻揭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力量之源,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唯物史观的鲜明体现。城市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扬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城市发展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合力推动、共同行动,问需于民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再次,让城市建设的成果及时惠及到广大人民。“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体现了中国的宗旨、初心和使命的“城市版本”。城市治理者需要不断研究探索新方法和新路径,及时把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到广大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最后,夯实城市风险防线,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的前提,没有安全发展,人民城市就无从说起。要加强城市源头治理,做到科学规划、完善立法、加强管理、升级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韧性、预防城市风险。要更加重视防控机制建设,形成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应急管理救援机制和监督执法机制,不断促进城市风险防控的体系与能力建设。要提升市民安全素质和技能,让人民成为城市安全建设主体,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增强城市风险的应对能力。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保障下,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指引营造城市,以新发展理念建设城市必将谱写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新篇章,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提供中国城市发展方案。

  作者:吴军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营立成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讲师、博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