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7709168119

8个工业遗址改造公园精选案例|城市更新系列

2024-01-06

  8个工业遗址改造公园精选案例|城市更新系列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背景,分享不同类型的精彩案例,为大家提供借鉴与参考。

  “时代公园”项目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紧邻沈海热电厂,一期建设面积约48500㎡,场地原属于沈阳储运集团公司第一分公司,于1950年在此建设仓库群,以仓储、运输、物流配送为主,俗称“东贸库”,是沈阳市现存建设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用仓储建筑群。“沈海热电厂”始建于1988年4月,是“七五”年期间国家重点能源建设项目,曾被评为全国电力系统一流火力发电厂,在一个时代中的城市能源供给上,功不可没。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原本在场地上的沈海热电厂-沈海铁路-东贸库的三重历史文化相互交织,在城市界面上形成了许多特色的城市肌理,并且也承袭了不同年代人群的记忆。

  场地所处的区域生态问题、丰富的文化属性、人民居住社会性使得场地成为了一个多元素复杂性系统,三者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中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对三者关系的解题即是“东贸库”时代公园设计的答案。

  整体确定了“一个绿色基底”的调性。利用其所独有的柔性、流动和渗透的特质,对城市肌理和公共空间破碎区和片段区进行填补和修复,融入城市结构,成为织补和整合被现代城市建设所肢解的城市肌理和公共空间的“粘合剂。

  同时运用“生态种植”与“景观种植”两种手法,打造多样的生态景观空间,“可卧草坪沐阳光,可于林下乘夏凉,可对花田描秀图,又行林下谈天长。”

  历史文化是诠释一个城市的历史基因、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和人文要素的浓缩点,代表城市形象,是城市“活着”的记忆。

  城市更新的基调就是从增量建设到存量的提质,存量的城市文化景观设计,本质就是旧地的更新。既是旧地,“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元素有天然的符号性。

  在激活城市文化复兴的设计策略中,保留了原有的城市记忆的母题:将场地中原有的沈海热电厂冷凝塔的基座进行保留,与东贸库建筑元素与铁轨元素相融合,保留城市记忆。

  沈海热电厂冷凝塔基座、沈海铁路的铁轨,以东贸库山墙为基因提取形成的广场大门。通过内容与功能上异质,在历史的细节中,依然是当下的生活氛围。

  以植入新活动的方式来提升广场活力,确立 “儿童秀场”的核心主题。打造了一个最大的中心主题表演舞台,配合音乐喷泉,承载孩子的才艺汇报演出、小型发布会等活动内容。

  利用冷凝塔基座的顶部结构打造了一条空中廊道,游人通过西南入口折行楼梯与场地内的环形楼梯登上廊道,登高远望俯瞰整个公园,增加场地空间层次,让活力不局限于同一个空间层级。

  整个冷凝塔,在夜间像是一轮太阳,月牙形的喷泉位于中央。我们以这样的空间形式,致敬沈海热电厂冷凝塔在那些过去的年代,在城市能源供给上做出的贡献。

  “城市更新” 是一个重新塑造城市文化载体的过程,是在埋葬历史的同时竭尽所能地传递历史,又竭尽所能地还于今夕。

  受限于场地的局限性,当下城市社区内的功能常有缺失。而城市内的公共空间则有义务去弥补社区功能上的缺失。

  设计为居住在周围的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满足社会需求,建立长效的生活方式。并置入区域新的健康活力热点,赋予乐活的场地概念。复合功能的交流模块置入于绿茵萌萌的林下,圆形围合的硬质景观与自然形态的软质景观有机结合。

  让复合功能模块在一条以“软景”为主的动线中成为最“宜留、宜聚”的空间,以提高空间首选性来化解邻里关系的冷漠,先在此相遇而后又相熟。

  在一个“小微空间”中,设计了情感交流、园艺活动、儿童戏水、辨识花卉与色彩等一系列的活动,“去年龄、近距离、多复合”,使得多年龄层次在公共空间中均可“得其所”,均可有交互,全方位覆盖各年龄段使用人群,对社区功能进行补型,提供健康疗愈空间。引导居民健康生活,提高社区结构完整度。

  在东贸库拆除之后,摒弃大面积硬质的方式,为城市增绿。在景观设计中,以“以生态种植”与“景观种植”相结合,注重适宜性,除常见的乔灌草搭配之外,还运用了近60种沈阳地区适宜生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多种时令花卉,在这片工业前身的土地上,构建新的生态系统。

  在文化的“去与留”、“新与旧”、“过去与未来”的关系中,平衡“东贸库”、沈海铁路、沈海热电厂三条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线。冷凝塔基座的复建、沈海铁路废弃铁轨的再利用、“东贸库”山墙结构基因的提取等等,以未来雕饰过去,以文化唤醒城市的记忆。是设计对城市历史的感怀与感恩。

  在叙述场地故事,记录时代变迁的同时,同样考虑这周边住区对于公共空间需求的社会性问题,以城市场地补型住区空间,又通过草本植物与花卉的选取、种植方式的不同搭配,以健康景观疗愈社会身心。

  时代公园设计,在对文化、社会、生态复杂性的解题中,找到了三者可以融合互促的策略与法门,以“织布生态空间短板、激活城市文化复兴、促进完整社区形成”的三大设计理念,支撑“时代公园”完成了一次在时间和空间上城市织就。人的痕迹终究会被埋葬,但那是属于社会与人的活动记忆,如果埋葬的时候我们为他铺上绿色,那就还给城市刻有记忆的生态。

  核心团队:刘一达、魏宜、王振宇、郑志宇、胡振国、冷雪冬、吴学成、王翀、石潇铃、王牧原、张萌、孟航旭、王睿、龙菊、张静茹、张坤朋

  水文化生态园项目位于中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吉林省长春市,占地32公顷。项目原址是一座具有80年历史的水厂,其陆续建造了7套净水系统,供应着整个城市的生活用水。

  2015年,原南岭水厂搬迁新址,老的厂区结束供水。2016年长春市政府希望针对水厂旧址进行改造,从而适应新的城市发展需求。

  蓄水池是园区的标志性遗址空间,现场情况比较复杂,地下空间的情况和管道很难摸排清楚。按照年代,历史价值、场地情况等要素进行分析,分为二种类型的设计处理方式。

  1.人工干预:掀开顶盖,展现水池地下结构空间。设计师掀开池子的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惊喜。池底场地痕迹大部分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增加必要的景观设施。

  作为唯一被打开顶盖的水池,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承载和表达。水池将北侧仪式感的老建筑和南侧小建筑融合在一起,原有两米高的通风道被改造为景观通道,钢格栅的立体交通让上下两层空间更加连通。

  旧的池壁、钢板、木格栅、玻璃等材料被并置在一个空间,与环境充分融合。通道下的墙体将水池分成两个空间,一侧结合雨水花园和趣味净水设施的体验区,另一侧是柱阵与喷水雕塑形成的艺术空间。

  场地原有的池体管道除了净化水源以外还是园区特有的雨洪净化系统,重新利用场地落差和池体,通过地表径流、雨水花园及池体净化系统,使整个园区实现自净化。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在设计中以景观思维统筹规划、建筑、景观、艺术装置等多专业;突出系统性,形成慢行系统、原址动植物生态系统、水生态自净化系统;严格控制设计强度,突出功能化、人文感;力求打造成中国城市更新及工业遗产保护新典范,开拓出与城市活动、产业结构升级充分融合的再生模式。这片因水而生的建筑和场地,俨然已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水文化生态标杆,以及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再生与生态资源共享、工业遗产保护的新典范。

  水石工作团队:水石景观四室 / 建筑设计四部 / 水石工程(施工图团队、米川创作室)/ 建筑设计七部 / 水石品牌

  项目位于北京首钢园内,这里是百年钢铁企业——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为了首都的绿水蓝天,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钢实施史无前例的钢厂大搬迁,留下来的8.63平方公里老厂区涅槃重生,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建设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借势借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大机遇,首钢园区打造山-水-冬奥-工业遗存特色景观体系,努力推进“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成为北京城市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发展的典范,成为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区复兴的典范,焕发出澎湃的能量和崭新的活力。

  易兰规划设计院作为首钢大改造的参与者之一,近几年深度参与到首钢园区更新工作中,完成了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北京六工汇、北七筒仓RE睿.国际创忆馆、首钢网球馆及运动员公寓、洲际智选假日酒店秀池店、星巴克冬奥园区店、首钢极限公园等项目的景观设计工作。

  首钢的变迁史又折射出首都工业发展的轨迹,见证了百年来中国工业发展与进步的历程。因此,设计不仅需要保护首钢工业遗址风貌,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实现工业遗产资源的再利用;同时也要挖掘场地历史记忆,考虑社会与经济效益,注入新的业态与活力,实现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易兰用设计的智慧助力百年首钢园转型,沉浸式参与首个设立在城市工业遗址上的永久奥运场地设计工作,以设计之力赋能冬奥,为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城市更新做出重要贡献。

  六工汇位于北京首钢园北区的核心地块内,秀池和群明湖之间。共六个地块,呈C字形与石景山一起环抱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

  项目占地13.2公顷,地上建筑面积为1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含地下)为22.3万平方米,包括23个建筑单体,是一个拥有国际甲级办公楼、全新零售餐饮体验和充满艺术、文化多功能区域的综合体项目。「六工汇」的名字源于《礼记》:“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首钢冬奥会组委会办公区是在保留工业建筑和构筑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修复、改造、加建等织补方式,将一系列转运站、原料仓主控室、联合泵站、除尘设备等工业建筑设施赋予办公、展示、会议、停车等新的空间功能。

  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地块位于园区的北区,面积为12hm²。通过修复、改造和加建等织补方式,建设符合国际比赛场地规格的冰上训练场馆、高标准的运动员公寓与网球场馆:利用精煤车间厂房的空间优势打造“四块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和冰球训练场馆;金工车间改造为配套商业;职工网球场改造为网球馆。

  在宏伟的精煤车间东侧开辟入口广场,作为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建筑前的一个可容纳多种事件的开放性临时空间。从建筑立面延展出来的线条,将广场切割、缝合出丰富多样的功能区块:可寻找旁落的集体归属,举办小型的仪式和演讲,以及为游客提供穿行的通道,以此实现与训练中心的功能互惠。

  在网球馆、运动员公寓与冰球馆之间的道路两侧穿插绿化,营造户外活动空间,在网球馆北侧营造绿色静谧空间。

  视频/图片来源:CCTV5、铁狮门、首钢基金、根本堂建筑摄影、Jerry Yin、铁狮门-judi、黄建志、筑境设计、一界摄影、张锦影像工作室、易兰规划设计院

  二砂厂处于郑州老城核心区,它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砂轮厂,为全国各地输送“重工业牙齿”砂轮磨具,也是中国一五计划时期东德援建的重要项目。其具有先锋风格包豪斯特征的厂房建筑结构体系,当年是在德国生产、中国组装,体现着“超豪华”的建设规格,也承载着中德友谊以及新中国的工业梦想。但随着城市发展与工业类型的变革,厂区生产任务的外迁,已完全空置化开云网址,成为中国国家级历史保护建筑。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在苏联派遣援建的东德工程师帮助下,中国建设了全国最大的砂轮厂——郑州二砂厂。厂房具有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特征,也成为了当时郑州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每个郑州人心中的时代记忆。在这亚洲最大的包豪斯建筑群中,混凝土板制的老式苏联建筑占据主导,建筑之间巨大雪松和梧桐生长繁茂,错综复杂的管道系统,无处不在的砂轮模具,废弃的工业生产工具,厚重的历史气息,深刻的工业痕迹,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砂厂历史的重生体现在厂区历史遗迹的保留重塑,以及景观生态环境的打造。以“记忆重生”为设计愿景,景观设计尊重老厂区原有空间格局,重新梳理场地公共空间布局,还原厂区包豪斯现代主义建筑风貌,通过改造赋予老物新生。

  考虑到低成本和简易工艺水平的要求,景观设计中采用梧桐树压印混凝土的办法,增加混凝土的细节。当年由东德、捷克、苏联捐赠的工业机械如今已经废弃,我们将其回收,改造成游乐设施、景观构筑物,错综复杂的管道和仪表盘也被重新利用,融入标识系统。

  砂轮乐园是将厂区原有生产工具重新利用而成的运动公园,以“砂轮”为设计母题,废弃的机器被改造成攀爬网、滑梯、座椅等儿童游乐互动设施。这些工业遗迹虽然没了生产价值,却在重生后被赋予新的功能与意义,以另一种形式为城市发光发热。

  如今的二砂,告别曾经的工业辉煌,已经成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媒介。这次的景观改造对公共领域重新规划设计,尊重原有工业规划格局,延续空间特色、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也让老厂重新焕发新生,赋予新时代使命。

  深圳O·POWER文化艺术中心是景观建筑师主导下的可持续城市“超更新”实践开云网址,以具有批判性的更新方法承载城市多元功能、历史文化与社区记忆。景观团队以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手法激活场地,将工业记忆转化为市民休闲的公共活动场所。O·POWER从华中发电厂工业遗址出发,融合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创造出一个复合型文化艺术园区,涵盖舞台艺术、休闲商业、社区游乐,成为激发公共社区活力的“新能源”,更是展示深圳年轻活力的城市新地标。

  华中发电厂场地紧靠侨香路,比邻天鹅湖,西、北侧与周边地块有高差,南侧临水,东侧平缓。电厂曾作为“动力之源”为华侨城片区服务,年发电占局域电网总用电量的70%,以保障华侨城景区、社区用电。随着周边居民的增加,其使用的重油发电方式对区域居住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因此于2006年,发电厂全部机组停止发电生产,后逐渐荒废,滤油系统仅剩三个储油罐、几个大烟囱、混凝土架、管道系统及部分厂房。

  为了使工业遗址在现代重新焕发生机,景观团队尊重场地肌理,以油罐、构架、水塔、厂房等遗址要素作为场地核心提取圆形元素,根据原有功能区分,形成五大组团,呈向外扩散交织形,链接城市中的自然生态。这种创新性的城市“超更新”以时尚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深圳蓝作为场地的主基调,用现代的设计语言介入原有工业空间,生产性的巨型尺度被弱化为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生活尺度,构建出具有体验性的“公共景观系统”。

  电厂原空间布局由卸货区(三个重油和轻油罐)、存储区(存油)、发电区(发电的设备)、冷却区(冷却冷凝塔)四个区域组成。为延续遗址的生命力,景观团队将新材料创新性地融入工业遗址,重塑场地空间。遗址的历史信息与园区复合功能相叠加,曾经电厂的“光”与“热”在新场所焕发现代意义。

  场地中尽可能保留厂房建筑的实体结构和细节痕迹,三个储存重油的油罐被改造成多功能空间,承担花园、剧场、游乐、展陈等多种功能属性,部分混凝土结构架经过加固后再利用,消失的管道和工业设施重新组合后形成景观空间,甚至藏入了很多老电厂的发电设施,唤起人们对于场地的历史记忆。

  场地内部现存大量乔灌木,种类丰富,已形成茂密的林荫。景观团队在保留大部分形态和长势优良的树木基础上,创造性地加种了大尺度的朴树、乌桕、小叶榄仁,使得电厂变身 “自然的森林”。不同层级景观绿植的补充,让自然元素渗透进园区。雨水生态花园位于天鹅湖畔,水杉树与下木形成生态栖息地,落鸟桩吸引白鹭的回归,而悬挑于水面之上的平台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

  在历史和现代的交融的核心广场,曾经用于安全生产的混凝土构架被改造成落水瀑布,架下是华中电厂地图。原有的灯柱也被保留,变成了投影灯。

  滤油罐被打造成儿童游乐主题的“油乐园”,保留滤油罐外形,创造出一个连桥和一个游乐场,中间围合,树影、秋千、滑梯攀爬各具趣味。小朋友在游憩的同时,可以了解燃油过滤工作原理。

  为满足市民使用的需求,景观设计摒弃常用的石材,使用橙石混凝土UHPC等材料开云网址,一体化浇筑,简洁且统一。通过现场打样、分步骤管控,以确保具有突破性的项目能够完美落地。在景观主导的设计过程中,良相、素水等顾问团队通力协作,整合、推进标识系统与水景设计。

  O·POWER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从景观出发的城市更新实践,延续遗址历史信息,以社区性的立体景观系统串联创意文化主题,从而实现工业遗址、自然景观、公园功能、商业空间的有机融合。重生后的工业遗址转变为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公园,承载多元活动,为周边居民创造出可以同时满足亲子游乐、社交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公共空间。建成后,O·POWER迅速成长为深圳又一重要景观地标,展示出“花园城市”的态度与活力。

  设计团队:黄诗琪,潘晓雯,张其然,李秀娟,胡亚先,沈怡君,吴晔,张家茜,肖雄鑫,秦超,刘欢,罗龙渊

  项目总体区位在上海杨浦大桥以东,隶属于杨浦滨江南段,这一片原先为“杨树浦工业带”——杨树浦路以南、滨临黄浦江,西起秦皇岛路,东至黎平路的条带状工业聚集区域。自西向东横跨六个历史厂区,分别为电站辅机厂西厂、国棉九厂、电站辅机厂东厂、上海制皂厂、杨树浦煤场及杨树浦煤气厂,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约1.2公里的水岸线。作为上海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滨江工业带,绵延十数里的工厂区具有时间早、类型多、分布广、规模大等特点。公共空间以密集的工业厂区(300-500m一段)为设计节点,体现了对空间多样性的需求。

  继完成浦东民生码头贯通项目之后,致正建筑工作室、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和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三家独立事务所于2018年起受邀参与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前期策划与概念规划,并以集群模式组织联合工作组由致正建筑工作室牵头完成全过程贯通设计和分段区域的深化设计。最终希望实现有限介入,低冲击开拓。以最小限度的人工介入,最大限度地保留工业码头的原真性。除了参与牵头总体规划和贯通设计,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也具体承担了其中电站辅机厂东厂区域的深化设计及后期现场配合与落地。

  场地为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原址。历史时期由铜梁路为界,1949年前, 分别属于一战时期建立的三井木工厂及1921年间建立的慎昌洋行工厂。其中,慎昌洋行工厂专业制造机器,在三十年代,曾先后参与上海等地包含龙华机场,外滩中国银行等重要工程。

  1952年,两厂与慎昌洋行在杨树浦路西侧另一厂区合并为浦江机器厂,本区域称之为东厂;并于1953年成立上海锅炉厂。1980年电站辅机厂由锅炉厂分出独立经营,分为东西两厂,成为国内规格最大, 品种最多的电站辅机制造专业企业,以及我国核电设备制造的骨干企业。2004年,东厂内原慎昌洋行地块,作为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试行,运行期间对上海及亚洲地区老厂房保护及功能再造多有启发。

  方案基于保野趣,保生鲜,保慢活,保自然的总体规划愿景,透过低扰动介入的方式,保留现场香樟林,并改造原有一座仓库成为开放式的共生构架。设计重点挖掘场地历史肌理,因地制宜地引入慢行系统,以历史遗迹如内河,建物遗址为印记,重塑景观结构,打造印记花园、野趣区、生态水池等景点。使场地不但是承载城市生活的滨江开放空间,也具备江南园林移步换景的悠游趣味性。

  共生构架原为锅炉厂(1953-1979)期间建成的老厂房,因安浦路通过而需要被拆除; 设计利用道路斜切角度,对原结构采取一半拆除、一半保留的加固策略,所形成的特殊形态和几何关系,结合新旧门窗洞口,打开屋顶,引入阳光和绿化, 加入亲子沙坑、景观造坡,使墙里墙外形成一体。既保留了老锅炉厂的空间样貌, 又转化成了供市民休憩活动的开放场所,成为建筑与景观、历史与城市的共生构架。

  在原厂房的轮廓上, 以原建筑破碎后再利用的材料砌牆, 再现了原场地的遗迹; 并透过景观堆坡与园路的引入, 将室内的办公空间转化成了花园的日常, 与漫步道一同, 联繫了工业厂区与黄浦江河岸景观。

  时针拨回到20世纪,江门是广东老牌工业重镇。自1902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以来,蓬勃发展的工业让江门成为南粤大地的璀璨明珠。其中,江门甘蔗化工厂(简称“江门甘化厂”),曾经的亚洲最大糖厂,更是无数江门人的骄傲。

  甘化厂见证了20世纪江门工业的高速发展变迁,成为体现江门向现代城市发展的记忆年轮环。而今,甘化厂曾经的繁荣归于沉寂,仅留下几处空置的老旧建筑。

  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大基调下,城市微更新、微改造成为项目的热点问题,以起伏的带状语言自然嵌入抬高的地形之间,并保留码头原有驳岸,将存着场地记忆的船只旧物融入景观设计当中,演绎一处静谧的观赏节点。以低干预的形式让码头广场与城市空间共存,释放新旧碰撞的魅力。

  厂房、仓库、起蔗吊车、码头、烟囱是具有强烈标志性的构筑物,我们在改善这块土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保留工业遗存下来具有浓重的年代感的建筑和特色元素。

  这些老物件是江门市人们对糖厂的美好记忆的开始,也能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其中的‘奋进故事’,让这份记忆继续延续下去。

  如今的甘化糖厂,告别曾经的工业辉煌,已经成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媒介。这次的景观改造对公共领域重新规划设计,尊重原有工业规划格局,延续空间特色、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也让老厂重新焕发新生,赋予新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