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7709168119

开云网址网络优化十篇

2023-11-24

  开云网址网络优化十篇传统网络设计和规划方法主要是靠经验,对复杂的大型网络,有很多地方由于无法预知而抓不住设计要点。单纯的依靠经验进行网络的规划和设计、网络设备的研发以及网络协议的开发,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的发展,因而急需一种科学的手段来反映和预测网络的性能,OPNET仿真软件则可以说解决这方面的技术难题。

  用传统的平面法设计的计算机网络,具有设计简单、易扩展等优点。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其缺点也越来越明显。例如,中心节点负担过重,使得网络可扩展性降低;容易出现广播风暴,使得网络性能急剧降低,增大网络时延。这里可以用平面法设计网络,然后再用OPNET分析网络性能。

  用OPNET仿真收集到的网络延时曲线)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当网络的用户数量增长为原来的1.5倍时,网络时延明显增加。因而也说明,该网络的可扩展性不好。

  对于相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我们可以使用自顶向下法的三层建模机制,来设计一个层次化的网络,可以借助核心层路由器、分布层路由器,外加交换机,共同构成网络的分布层。而由接入层交换机和网络客户端构成网络的接入层。然后再用OPNET分析该网络的性能。

  将设计好的网络模型命名为场景1,然后将网络的客户端数目扩大到原来的1.5倍,并将其命名为场景2,运行仿真后,就可以得到网络延时曲线。

  其中,层次化的网络延时曲线,在网络用户数量增长为原来的1.5倍后,网络时延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显示了良好的可扩展性。

  同样,可以再用OPNET分析对网络延时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对比用平面结构法设计的网络延时曲线(蓝色),和用自顶向下法设计的网络延时曲线(红色)。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后,使得网络各层的功能更加明确,减少了广播流量的产生,大大降低了网络的时延。

  OPNET网络仿真技术在网络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在我国刚刚起步。即使是在国外,也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这里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可以更快捷地对SMB网络设计进行规划和模拟测试,大幅降低网络设计难度和初期成本,值得大家参考。

  近日,AMD正式了代号为“上海”的全新四核处理器,作为AMD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华硕电脑也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推出了基于该处理器的服务器主板――华硕KFSN5-D。

  日前,欧特克公司(Autodesk,Inc.)公布“绿色指数”和“绿色建筑意识”调查报告结果,并强调继续与建筑行业共同担负责任,不断推动公众对建筑“绿色”意识的提高,积极倡导建筑行业绿色环保的理念。

  “绿色指数”调查显示:美国建筑师和开发商采用了更多的可持续设计,与去年相比,要求绿色建筑的开发商数量翻了一番,此外,建筑师对于改进建筑设计以减少建筑对气候影响更有信心。但同期“绿色建筑意识”调查显示公众普遍低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误认为绿色建筑设计将使建筑总造价大幅度攀升。

  随着越来越多的“热点(AP)”接入网络,WLAN 真正融入到了各个领域,如校园、大型企业、政府机关、酒店、港口、机场等,用户能够真正实现实时的宽带网络接入。无线网络优化是 WLAN 网络建设中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无线频率资源的有限性,设备之间的干扰越来越严重,极大的影响了网络的数据吞吐量,因此对其进行优化将是必不可少的。

  相对于传统的有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不需要铺设电缆、不需要进行配线,虽然网络电缆的费用并不高,但考虑到布线费用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成本就上去了。因此,无线局域网在成本上具有天然优势。无线局域网络运用无线射频技术,代替双绞线构建局域网络。性能上更加灵活、搭建方便、维护成本低。因此受到运营商的青睐,运营商一般都选择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合部署 WLAN热点,为移动终端提供网络搜索、休闲娱乐和移动办公服务。

  针对弱覆盖问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方法,例如环境比较开阔的地方,要覆盖一小部分区域,就可以采取无线访问接入点的方式。这一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满足覆盖范围小、传输率大的用户需求。面对覆盖范围广,覆盖范围内房屋林立地形复杂的情况,可以选择直放或合路结合的方式,如果热点的信号得到了 TD的检验,且每个热点 AP 天线 根的,应该采用合路覆盖的方式,其他仍然使用直放式覆盖,但是无线dBm。如果遇到办公楼这种楼层多的环境,一般的 AP 天线由于穿墙能力比较弱无法全部覆盖的话,可以选择定向板状天线。由于定向天线的穿墙能力更强,因此选用定向天线是较好的选择。

  在校园内和商务区这类人流量大的场所,传统的网络带宽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且长时间网络高负荷运转,会导致 AP 过载,从而出现网络不稳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 AP 的流量统计功能,对使用流量大的用户进行限速等方法进行控制。主要的优化方向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功率调整分流,这就是控制每个AP 上的用户数,当超过用户数时,就分流到其他的 AP上。其次是增加单 AP 的吞吐量,可以装滤波设备,减少附件其他 AP 的信号干扰,这样能够增加单 AP 的吞吐量。采用最多的是增加单位面积的容量。也就是把范围划分成好几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合路 AP 的射频信号,各频段信号共用天馈覆盖。这样优化就能增加单位面积的容量。

  在使用无线局域网的过程中,干扰是难免的。他们大多由于其他运营商的 AP 造成的,蓝牙、无线电波等设备也会产生一定的干扰。由于 WLAN采用 ISM公用频段,且规定占用 1、6、11 三条信道,所以很容易产生信道重复,导致干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同一运营商内部的干扰,需要对覆盖区域大的 AP 降低功率。对于其他运营商的同频干扰,需要提高 SIR 值,可以采用加强覆盖的方式,抵消同频干扰。当然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协商,划分频段和信道,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无线局域网的运维经验可以总结为:(1)针对安装在室外的设备。要保证设备可以防水,在安装天线时,要用防水的绝缘胶带把的接口全部包好。(2)针对 AP 设备和 AC设备之间节点的链路网线,需要定时定期的进行检查。(3)规划 WLAN 网络,必须考虑是否满足如何提高无线)对于信号干扰点,和重点保障范围,在安装天线时要考虑天线)AP 的选址需要正对信号覆盖区域。(6)为了防止同频干扰,同频的 AP 覆盖方向不能相同。(7)如无必要,不要断电重启设备,以免丢失配置文件。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来看,不但可以优化现有的WLAN 热点,还需要在公共交通中部署无线热点,满足用户出行途中的网络浏览需求。对于运营商来说,可以通过在公共交通无线网络中插入广告等方式带来经济利益。达到用户和运营商的双赢结果。

  随着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网络安全性、可控性、高效性和扩展性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隐患。因此对传输网进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传输网的优化内容其组成的三要素:网络结构、传输设备、光缆线路。本文主要结合这三个要素针对本地传输网的优化来展开浅显分析。

  一般传输网结构是采用分层、分区、分割的概念进行规划,例如本地传输网可分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3层。(1)核心层网络的核心节点通常不会很多,特别是在中小城市,根据需求情况,大多尚未设这一层。在组网保护方式上基本都是复用段保护环。(2)汇聚层节点的数量不宜太多,以2.5G速率环而言,一般为4~6个比较合适; 汇聚层可以采用2纤或4纤的复用段保护环或通道保护环。如果是有汇聚型的业务,一般是要汇聚到中心局站。(3)接入层涉及站点数量多,结构也复杂,是网络优化中工作量最大的层面。

  通路组织优化应在充分分析现网上通路组织情况及新增电路需求的基础上,对本区内业务电路的流量、流向进行归纳,做出通道安排的远期规划,而后按规划通路调整通路组织和运营电路。

  主要指根据同步时钟的传送要求,对网络主、备用同步链路时钟信号的传送、倒换等进行优化,设定SSM字节,避免出现同步环路。另外应减小同步链路长度尤其是主用情况下的链路长度,保证同步定时传送的可靠、精准。同步链路节点应控制在20个以内,尽量不超过16个。

  为降低工程造价,一个本地传输网上应用的设备可以选择不同厂家,但也不宜过多,一般限制在1~2个厂家。多厂家设备的应用环境通常有两种配置情况:一个是横向划分,即分区域应用多厂家设备;另一个是纵向划分,即分层面应用多厂家设备。

  一般核心节点传输设备有大量的电路需要落地,目前多数厂家已经可以提供对支路板件的1:N保护,但从负荷、风险分担的角度讲,在核心节点的传输设备一般采用光、电分离的方式配置,即主子架完成群路、支路等光接口接入和核心控制、交叉功能,E1支路等电接口采用专用的扩展子架来完成上下。

  从安全运行角度来讲,设备本身的1+1、1:n保护已经比较完善,对设备的优化,主要是考虑网络可控性和资源利用率。

  光缆线路是光传输网络的最基础的传输媒质,为传输系统提供物理上的光通路。所以光缆线路优化要求根据网络组织的优化,以通路规划的思路,以业务为导向,考虑经济、工程实施性等因素,进行光纤线路的优化。对不合理的纤芯配置进行调整,以提高光纤的利用率。

  1、所谓环网,不应当只是逻辑上的,还应该是物理上的,因此一定要尽量实现光缆出入局双路由。另外在不可能实现的时候,就尽量采用组网上的便利来可以达到最短时间内保障抢通恢复业务。

  引言:迄今为止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人们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计算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改变了原有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计算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计算机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计算机能够实现信息的多方传送、双向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计算机所受外界影响的几率是非常微小的,受影响的程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计算机的出现能够保障人们信息的实时传递,能够实现全球信息的一体化。本篇论文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搭建与网络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析讨论。

  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谓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在计算机这个平台上实现的综合的数据处理。在计算机的运行的过程中其实就是通信的过程。在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中就是通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相互贯通进行错综复杂的信息的传输工作。在计算机的信息交互传输的过程中计算机的系统信息是相互贯通,相互开放的,只是通过计算机这个媒介进行信息的交互。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单道系统进行传输的,计算机系统是通过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传递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整体。计算机系统信息传递和传统的系统相比较,它的信息的传输速度更快、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交互性更强、更有利于保障沟通的顺畅性。

  计算机在运算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二进制的方式进行数据的编程和相应的软件,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过程就是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转化、存储、交互、修改的一个过程。计算机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系统网络,可以完成多个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进行相互的传输交互等各个方面的运算。确切的说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对计算机系统的多个方面的延伸。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延伸过程中,在计算机系统基础之上逐步出现了架构形式。计算机网络系统架构形式就是类似于树形图,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内部之间的组织形式。用树形图可以形象的说明,在其根部也就是主C,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织,然后就是依照分支不断进行延伸,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实际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中,最顶端及计算机顶端在美国。是网络资源信息的统一,是所有信息的集合点。在计算机系统中,主机的功能是非常强大了,它是整个计算机的主要原件,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主机进行交互的。主机主要是负责整个网络系统的信息的传递和交互。如果顶端的主机出现了故障,那么全球的网络系统都会面临着瘫痪的危险。主机进行分支下一个结构就是交换机。交换机主要是负责数据的转换,交换机是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区域中心,主要是对于数据进行区域之间相互交换而进行的数据转换,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通过顶端的主机将信息传递给交换机,交换机在交换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区域进行信息的交换。交换机相比较于主机分布的相对比较广泛。交换机的下一个分支就是路由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路由器,它将我们每一个人的数据进行整理进行分类,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形成局域网。

  数据的传输原理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要的搭建原理。在各个通信的系统相互之间的联系构成了所谓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且以树形的分布来组成它的主要架构。这样才能够更加使信息的传递够准确安全的去搭建,并且可以将信息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所以想要准确的将信息进行传输,就需要在搭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时候将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的配置优化。

  针对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在搭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时候,需要把资源配置优化合理化。经过分析搭建局域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路由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当中最小的单位,它自己的共享资源是比较有限的,假设能够相互连接计算机里面的路由器局域网,那么就可以既能够保证局域网里面计算机里面的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做到互不干扰也可以各自运行。

  怎样搭建计算机网络系统,一般情况下搭建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架构原理以及搭建原理基础上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得搭建的网络实用简单,还能够确保资源的分配逐级,这样可以使优化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以区域为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搭建方法,是资源按照区域来划分的,这样可以使得计算机网络不但能够实现互联,而且还能够使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相互运作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优化了这么长的时间,可以逐步的探索出树形分布资源的优化方式。不过在一些制定的区域里面,只能够使用一些其他的优化配置的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更能充分的运用。拿局域网做个例子,想要用树形分布的话就会略显麻烦,这样就会导致信息的交互的过程以及步骤都会显得相当复杂,那如果使用辐射的方法来进行配置和传输的,这样不但可以降低中间复杂的环节,还可以将资源的配置最大化。

  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功能是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网络分层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通过软件的应用,保证了网络资源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得到最佳的优化。通常情况下,由于网络资源具有复杂的特点,而且对于不同的资源形式在软件中不一定会兼容,这样就要求对于资源形式进行分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网络系统传输效率的最优。

  结束语:本篇文章主要是把搭建优化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切入点,并结合中国目前计算机网络系统优化的具体行情进行深入的讨论,而且针对今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很好地建议。随着我国不断提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断加深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人们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要求更加的严苛。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是从古至今最厉害的发明之一。因为它的出现,不但将人们的传统信息传递方式改变,还慢慢的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很大的改变。目前计算机完全可以做到实时的进行信息的传递,并且可以实现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就算有也可以忽略不计。

  [1].任艳斐,亓传伟.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设计技术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4):25-26.

  [2].梁凯鹏,王建伟,肖刚,汲锡林.面向服务的网络管理运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无线].吴建平,吴茜,徐恪.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及探索[J].计算机学报,2008,(09):1536-1548.8.

  [4].莫年发;;Internet时代的高校校园网规划设计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校园网为例[J];广西轻工业;2011年07期.

  网络规划作为网络建设的前期工作, 主要涵盖了两方面,无线网络规划和网络计算。无线网络规划主要包括链路预算,容量、所需小区站址数目的计算,以及各基站站址的详细覆盖和参数规划;在网络计算中,需要计算基站中所需信道单元的数目、传输线路的容量、基站控制器、交换机和其他网络单元的数目。

  无线网络规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小区估算和详细的网络规划。准备阶段,我们主要需建立覆盖和容量目标, 因为覆盖和容量目标是所需质量和整个网络成本之间的一个权衡;小区估算阶段,主要依据对小区容量的预测、 小区覆盖范围的预测及覆盖区域的业务需求预测,估算出所需小区数;详细的网络规划阶段主要包括站点规划、 PN规划、 扇区信道载波配置、 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

  在网络规划设计中, 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考虑不到的问题,如由于市政建设导致传播环境的改变、用户业务量的改变以及业务质量要求的改变等, 这就需要在建网后对网络进行相关的调整, 于是引入了网络优化这项工作。

  网络优化是指在网络设备正常运行、 配置基本满足需求的前提下, 通过数据采集、 分析、 DT和 CQ测试, 并结合业务发展动态、无线环境变化等,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隐性故障和问题,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通过技术、工程手段进行参数修改、硬件调测、网络配置调整等,使得网络质量保持较高的水平,提升网络的资源利用率,实现现网的合理性和最优化。

  一般来说, 网络优化工作主要包括硬件检测、 DT和CQT测试及数据分析、 统计数据分析、 参数调整、 天线 网络规划与网络优化的相关性

  前面我们主要对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下网络规划与优化的相关性,即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为清楚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将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任何一个网络的建设, 都是基于网络规划加以工程施工和后期调整,因此可以认为,网络规划是网络建设这个金字塔的最顶层, 是网络的发展纲领 ,是工程建设的灵魂 ,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性能。如果网络规划的好,站点布局、站高、天馈系统选择合理、参数设计正确,其后的网络优化工作就能事半功倍,网络将会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相反,如果规划不合理,就会导致网络后期频繁性的调整,这不但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会严重影响网络的稳定性。

  2) 网络优化是规划的修正与补充,同时为后续的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网络优化是在基于现网网络布局的基础上, 运用各种手段,对现网进行调整,使网络的结构更加合理。如通过相关参数的调整, 解决规划中由于邻区、PN设置不合理导致的掉话问题等;通过天线方位角、俯仰角的调整,解决了可能出现的导频污染或深度覆盖不良的问题等。 网络优化是对规划、 设计及工程中的缺陷进行修正完善。

  网络优化是个持续开展和逐步深入的过程, 其一个主要的工作特征就是注重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 因此它积累了大量的 DT和 CQT测试数据、统计数据等,并在这些数据的分析基础上,逐渐熟知整个网络的覆盖情况、话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点。 而这些数据, 正是网络规划工作开展的依据,因此网络优化为规划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基础;此外,网络优化可以通过相关路测数据校准网络规划的模型, 提高网络的准确性。也正基于此,加上有了前期对规划问题的处理经验,网络优化可以在规划站点设置、参数设置上提出相关的参考建议等。

  我们知道,一个网络从开始建设到逐步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不同发展阶段,网络建设目的是不同的,因此规划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这也正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网络规划的准备阶段需要建立覆盖和容量目标的原因。CDMA网络主要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具体说明如下 :

  CDMA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设 CDMA 95A网络, 向用户提供 CDMA语音业务。 该工程主要特点是广覆盖、小配置,力争以最少的投资实现最广的覆盖。此时的网络规划在基于这个目标的前提下, 在站址选择上基本上尽可能的选取高点, 如城区有绝对高度的大厦、 高山站

  等,在天线选型上基本上采用了水平波瓣 90度的单极化天线或全向天线,在设备选型上主要采用了单载频全向基站、

  CDMA二期工程建设的目的 是对一期工程的 CDMA网络进行优化和升级, 通过网络优化弥补一期工程后网络覆盖和容量上的不足, 同时将网络全面升级为 CDMA200网络。基于这个目的,本期的规划主要针对部分基站进行配置和站址调整, 在话务热点地区增加第二载频用于提升网络容量, 同时就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道资源建成语音和数据混合的网络进行规划, 具体体现在双载波区域是否采用 201数据专用模式或数据语音混合模式、数据业务在不同业务区的信道如何配置等。

  CDMA三期工程建设的目的随着业务量的增长, 业务类型的增长,一方面加强网络的深度覆盖和室内覆盖,一方面提升网络能力,充分发挥 CDMA2000 1X数据业务的技术优势,提供独具特色的数据业务。基于这个前提,本期的网络规划主要加强了密集区域基站的建设, 包括室内分布系统的大规模建设, 以满足网络深度覆盖和业务增长的需求。

  4) CDMA现阶段的网络优化调整和补点工程随着三阶段大规模工程建设的结束和“市场经营”核心地位的确立, CDMA网络建设逐步由规模性的工程实施转向了以网络优化调整为主,局部规划补点为辅的建设模式。

  现阶段的网络建设,不再仅仅考虑覆盖和容量,更多的要考虑资源利用率、考虑如何提升用户满意度,因此就要求对网络做精做细。此时的网络规划,一方面要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需求,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网络优化,依靠网络优化的实施来实现固有网络的合理性和最优性,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网络进行规划补点。 因此本阶段的网络规划不在独立于网络优化,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也就是我们后面所要探讨的在现阶段实现 CDMA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协调统一的原因。

  CDMA网络的建设经历了三期大规模的建设和后期的优化调整及补点工程, 其在各阶段对网络优化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CDMA一期工程的网络优化工作一般是设备厂家或第三方优化公司开展的,由于是全新的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维护工作是逐步学习探讨的阶段,网络优化更是如此,因此CDMA一期工程的网络优化主要集中在单站的优化, 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广覆盖的目的。 此阶段公司技

  CDMA二、 三期工程中, 逐步提升了网络优化的力度,1X如指出了通过优化的手段弥补一期工程中网络覆盖和容量不足的问题等观点。 这一阶段也是网优人员逐步认知CDMA网络和学习网络优化的过程, 此时的网络优化工作主要集中在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局部区域的优化调整和日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完善,规模性工程建设暂停后,网络优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一是设备供应商逐渐的淡出了网络优化工作,更多网络问题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解决 ; 另一方面网优人员的技术能力在前期的实践中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开云网址, 已经具备了网络优化的能力。因此为更好的锻炼网优队伍,同时也为节约优化成本, 各公司都大大加强了网络优化的重视力度。

  就 CDMA网络而言,前面我们提到,在其建设的不同阶段目的是不同的,因此规划思路也是不同的,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在前期看来是合理的规划方案,随着网络的完善、业务的增长,逐步暴露出其不合理性和负面影响。结合笔者现阶段网络优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看, 前期网络规划的不合理性主要反映在局部区域站点规划不合理和 PN规划不合理两方面。

  大家知道,在当前 CDMA网络优化过程中,导频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 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如何解决好导频污染问题对提高网络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 导频污染问题不仅仅降低了系统的容量, 而且也容易导致区域的频繁掉话和呼叫建立失败。 因此前期各地市都直接或间接围绕着减少导频污染开展了优化工作, 如城区覆盖控制、 天线更换、减少软切换因子专项优化、高山站优化等。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网络普遍存在的导频污染问题,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在站点的规划建设上存在不合理性。

  站点规划不合理性就前期发现的问题来看, 主要集中在站址高度不合理、 天线及基站设备选型 上的不合理两方面。如建网初期,为满足广覆盖问题,许多地方特别是山区的县市,建设了许多高山站,在当时很好的满足的网络广覆盖的目的。但现在,随着业务的发展、基站的增加以及用户对网络服务要求的提升, 高山站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 出来,如覆盖区域通话断续、易掉话、信号不稳定、有信号无法接入等成了高山站常见的网络投诉问题,在统计指标上,高掉话、低呼建基站扇区里也常见高山站的身影,在 DT测试上,也会发现高山站的信号游荡于城市四周,导致了覆盖区域的导频污染问题。由于基站的绝对高度,当前希望通过网络优化的手段如调整方位、 俯仰角乃至更换天线等都无

  法根本解决其过覆盖问题, 因此往往只能通过关闭扇区或搬迁基站来加以解决 ; 天线设备的选型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城区有许多水平波瓣 90度低增益天线,乡镇区有许多全向基站等,这一方面导致了城区重叠覆盖区域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部分区域深度覆盖不良的问题。 特别是部分乡镇的覆盖一般采用在镇区附近选择一个较高的山头建设铁塔全向基站,其固然起到了节省设备和广覆盖的效果,但也导致了主要覆盖区域的信号深度覆盖不良, 引起了大量的投诉。而这种情况导致的网络问题,在优化实施上通过常规调整也是无法实现的, 往往也需要通过更换天线或新增扇区方可加以解决, 这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一些天线资源或其它硬件资源的浪费。

  在 CDMA2000中,扇区是通过一个 215长的 m序列来区分的,它在不同扇区通过 PN的相位作一定偏移来实现。由于只有有限数量的 PN偏置,最多 512个不同的相位可用开云网址,因此需要对 PN偏置的应用进行规划, 以避免 PN混淆。 在实际规划 CDMA网络的 PN偏置时, 首先要确定系统参数

  PILOT_INC, PILOT_INC的取值决定了不同基站导频间的相位偏移量。之后规划可用的 PN偏置数目,而可用的PN偏置个数=512/PILOT_INC。PILOT_INC越小, 则可用导频相位偏置数越多, 同相位的导频间复用距离将增大,这样将降低同相复用导频间的干扰,但另一方面,它也会导致相邻导频之间容易出现 PN混淆的情况。

  另一方面,当前的基站较前期有了大量的增长,特别是城区,基站布局较为紧密,这样不可避免导致区域内大量的PN复用情况。 由于在规划阶段, 往往依据地形勘察和电子地图查看等直观方式来选定 PN, 这样虽然可以根本上避免相邻基站的同 PN问题, 但由于邻区列表的设置和下发关系, 往往也会出现一些切换失败和掉线 实现现阶段 C网规划与优化的协调统一

  通过前面的探讨, 我们知道网络规划与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合理的网络规划对网络质量和优化工作的开展都有着相当的影响。 正是基于此, 同时结合现阶段CDMA网络发展的特点, 我们认为当前网络规划与优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

  由于当前网络工作的方向是逐步提升设备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而在用户满意度方面,当前的主要问题依然是网络覆盖不良, 主要为郊区镇村无信号和城区深度覆盖的问题, 这也造成在设备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提升两方面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业务部门在业务拓展中要考虑区域用户的潜在数量,注重设备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如采取在网络覆盖良好的地区特别是超闲基站覆盖区域大量发展用户,提升利用率等。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技术部门网规、网优的相互结合,采用网络调整和局部补点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由于此阶段,并不是一整期工程大规模的设备的供应,而是极少数的设备投入,因而网络的改良,更多的是依靠优化调整。此时,虽然网络规划依然是网络优化的基础、网络优化依然是网络规划的延伸,为规划提供前瞻性建议,但其联系较前期更加紧密了,甚至相互融入。一方面,规划和优化在工作开展计划上必须统筹安排, 避免出现优化可解决的区域却在规划方面已计划新增基站, 另一方面也避免因市场压力而频繁的开展进行拆东墙补西墙的网络调整工作。另一方面,规划和优化在工作开展期间需要及时沟通,避免出现新增基站或网络调整后 由于软硬件方面的原因导致用户投诉。因此,此时的网络建设不能在循规蹈矩的按照规划、建设、优化的方式开展,而必须实现规划与与优化的协调统一。

  对规划方案的制定,网络优化应主动积极介入。一方面为规划方案提供详实的覆盖数据、话务数据等,对规划方案在覆盖方式和设备选型上提供参考建议 ; 另一方面对规划方案拟解决区域进行深入分析或调整, 确保当前网络问题点是通过优化手段无法加以解决的, 避免导致资源浪费。

  新增站址的选取,是一个网络建设的关键,一个合理的站址不仅仅可以有效解决网络的问题点, 如覆盖或话务需求等,还需要尽可能避免导致对网络的负面作用,如过覆盖引起的导频污染问题等, 毕竟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用户的网络, 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大量的用户投诉等。因此在站点规划上,不应仅仅由网络规划依据相关的规划经验或规划模型进行站址的选择。 网优工作也应介入此方面, 如采取模拟测试的方式对规划模型进行校正、 核实区域的网络问题可否进一步采取网络优化的方式加以解决、新增站址的勘察及天线方位角、俯仰角参数的参考建议提交等。

  区域任何一个基站的新增, 并不仅仅需要完善该新增基站的参数即可,其周边的基站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如邻区列表的调整、功率参数的调整等。因此此时网络规划人员在制定相应的参数如 PN、 邻区等, 需要与网络优化人员进行探讨, 一方面可以确保规划人员合理的设置新增基站的参数,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优化人员可以及时为后期基站开通后相关参数调整作相关的准备工作。

  网络的调整, 虽然更多的是基于大量数据分析基础上开展的,但即便是十分优秀的网优人才,在调整中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错误。特别是近阶段,网络的调整由于业务发展需求或其它方面的原因,相对较为频繁,因此出现失误的可能性也增大。如何尽可能的避免此现象的产生,就需要对网络调整后的效果进行预评估, 此方面的工作类似于网络规划工作。因此,此时网络优化工作的开展就需要规划人员的参与,如利用规划软件等,对网络调整后的效果进行覆盖、话务模拟和校正,以便加强优化调整方案的可实施性和准确性。

  网络规划、工程实施、网络优化是构建一个网络必不可少的三个步骤, 在建网初期, 三者之间既是相互影响又是相对独立的。 随着网络的逐步完善, 三者之间的关系越加密切了,特别是现阶段,网络发展以优化调整为主,局部补点模式为辅的发展模式的确立,为进一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设备投入的效率, 需要网络规划与优化进一步的融合, 实现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协调统一。

  [8] 陈天炎,吴海彬,叶锦华.基于CDMA短信息的室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J].闽江学院学报,2007(5).

  [9] 雷金亮,曹莹,刘亮,等.基于CDMA网络的客运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0-65.

  随着国内GSM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展,用户市场的不断扩大,网络质量的好坏都直接与运营商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所谓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指的是对正式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数据,找出影响运行质量的原因,然后通过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和设备配置的技术手段,使网络的运行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作为移动通信系统,提高网络质量,改善网络覆盖,可以在客户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运营商的形象。GSM网络中不好的线路质量会使用户缩短通话时间,影响用户重新呼叫,甚至当客户忍耐到了极限会换另一家运营商。因此解决好GSM网络中的各种问题是网络优化和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

  网络优化实际上是一项循序渐进且较复杂的工程,在工作别要注意工作流程,梁红安的工作流程对网络优化工作的结果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优化的主要流程有:网络规划、网络普查、数据采集和分析、制定优化方案并予以实施实施、检查优化效果。其中网络规划可以为日后的网络优化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网络普查包括资料调查和系统调查;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交换操作维护中心进行数据采、基站操作维护中心进行数据采集、使用仪表在有限部分进行测量采集、某些工具对无线接口进行测试采集。网络优化设计面广,要想把网络优化工作做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在进行网络优化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网络运行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可预料的问题。目前GSM网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掉话问题、覆盖问题以及干扰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导致掉话的主要原因有硬件原因、干扰原因或覆盖原因。目前,要解决具体小区的掉话的问题,关键是看谁的思路清楚,工作做得细致。无线覆盖不全以及设备或信令的错误的都有可能导致掉话。根据通信流程,我们可以看出手机在通信中的掉话有一半以上是因为无线接口的问题,比如:弱信号掉话、干扰掉话、切换调换、硬件故障掉话以及传输质量掉线 覆盖问题

  覆盖问题是指由于网络规划和地理因素的原因所造成的小区的可通话范围不当。覆盖区过大或过小都可以通过电平测试发现。如果覆盖区过大,一般则会造成掉话率较高、接通率较低等现象;如果覆盖区过小,一般则会造成大量的用户投诉。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随着城市的发展,小区覆盖已经成为今后城市网络覆盖的重点,比如,建筑群小区增多增密、小景区内通信用户的大量聚居。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在接受较远的移动台信号时,常常不仅受四周及其他通信设备的干扰,而且还受到本系统另一个基站或移动台的干扰。对GSM系统有影响的干扰源主要包括雷达站、模拟基站以及其他同频段通讯设备等。

  话务统计分析是指根据所收集的话务统计报告数据,将收集到的参数进行分类并整理成便于分析网络质量的报告。其目的就是通过修改BSC参数,以及调整通话服务小区来使移动通信网中的话务量均衡。根据GSM网络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出网络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并可以细到对系统中的每一个小区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调整某些小区或全网参数,使得小区的指标得到提高,从而加速全通信网的发展。

  由于话务统计中许多计数器是由信令出发的,其统计项目的异常可以用信令来检验,因此说信令追踪和分析是确定和解决疑难问题的和总要手段。这种分析主要是通过对A接口和Abis接口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并找出网络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有问题的小区进行分析,这样能够对问题做出初始定位。为了取得更佳效果,信令分析经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路测分析是指借助测试软件、和GPS等工具,沿着特定的路线进行网络参数的测试形式。用路测可以发现许多日常统计无法看到的问题,所以它的运用为网络运行情况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根据是否存在盲区;切换次数和切换电平是否正常;下性链路是否邻频干扰;是否有孤岛效应、扇区有无错位;天线高度是否合理。路测是制定网络优化方案的主要依据,因为他能反应出网络覆盖和通信质量的实际情况。

  本文只不过是GSM网络优化中的冰山一角。基于GSM网络优化中,对GSM网络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GSM网络优化的方法,可以使网络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上述流程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使GSM无线网络的话务拥塞得到了解决,也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了网络的服务质量。在每次优化结束后要对优化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并完成优化技术总结报告留档,以便为下一轮优化奠定基础。在网络优化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各种优化的方法,尽量收集原始数据,这对分析故障原因非常有帮助。由于网络优化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发现、解决问题,不断探索并积累经验。移动通信网络是在不断飞速发展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跟上技术的发展步伐,也只有通过不断地优化网络的资源配置,改善网络的运行环境,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网络保障。

  无线通信网络是近年信息通信领域发展中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通信方式。无线网络中的无线电波其有传送的距离远、频带宽、通信容量大的特点。无线通信网络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比如我们常用的手机、无线电话和数字电视等都离不开无线网络技术。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实质是自干扰系统,尤其是相同载频的邻区,网络的负载量越高,干扰就会越大,覆盖范围就会越小。所以,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质量,就必须加快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的进程,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接通率,保证网络容量能够充分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

  实现无线通信网络优化,需要对目前正在运行的网络工程进行数据采集和性能分析,并找出影响网络通信质量的源头,并及时修改通信网络的参数设置,调整通信网络的结构和设备的配置,采取高科技技术手段优化通信网络,从而确保无线通信系统高质量的运行,让现有的无线网络资源体现出其最佳的效益。

  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环境、网络结构、用户分布都不固定,随时都在不断的变化。无线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张,网络覆盖率,网络通信的话务模型与业务模型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无线通信网络性能和运行情况发生变化,为适应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种变化,就要求我们加大对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从而持续不断地对网络变化进行调整。

  由于无线方式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些因素对无线通信网络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性能的优劣是用户通信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当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电波传播不稳定定、基站设备有变动、用户对话务需求及服务质量要求增加等情况下需要网络优化;还有当无线通信网络覆盖不均匀、语音质量差、掉话、接入失败、信道拥塞等故障时更需要网络优化。只有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了不断的网络优化后,才能减少呼叫连通时间,减少通话掉线次数,提高通话质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这不仅为用户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也为通信事业带来了显著和长远的经济效益。

  无线通信网络的数据采集工作是网络优化的基本的前提和基础。采集数据是指对网络设计目标、网络总体运行和其工程情况的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其目的是对网络性能和质量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分析。采集数据的方法有话务数据采集和路测数据采集两种。话务数据采集主要有网络接入性能数据、信道接通率、可用率、拥塞率、掉线率、话务转换成功率、话统报告图表等。路测数据采集则是指通过路测设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转换、质量现状等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网络优化最重要的手段是路测(DT)和CQT测试,下面重点介绍路测(DT)和CQT测试。

  通过到网络通信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实地路测测试,能够详细地记录测试点附近的接收质量和网络通信所占用的小区、信道等数据。如果路测到的数据不符合理论数据,比如通话质量差的原因不是因为信号的强弱而引起的;阻塞不是由于没有进行正常切换;通信信号的电平过低和TA过大等。就需要在对通信网络路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邻近关系与切换参数进行检查修改,调整通信网络的天线倾角和方向,查找通信网络的干扰来源,找出通信网络天馈系统的安装错误。

  CQT测试上要尽量突出重点,测试的地点要选择用户相对集中的场所,比如商场和居民小区这类地点,选点一般要在30个以上。对客户的投诉要进行归类整理,从通信掉话,通信接入困难和通话质量不好等方面进行分类,并要注意客服投诉的时间和地点。尽量地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有利于掌握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性能分析是指通过上面的两种数据采集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便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对采集的数据主要从干扰、掉话、转换、话务均衡四个方面来分析通信网络性能。无线通信网络一般发生的故障有:接入失败、切换失败、掉话、高错误帧率等。在COT测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通信网络全网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到掉话率,切换成功率,呼叫成功率和信道可用率等重要指标的数据是否合理,找出指标数据过高或者过低的原因,及时地解决这此问题。

  在性能分析完成后,就要实施优化方案。无线通信网络的工程优化能够最大程度上扩大网络覆盖区域,降低通话掉话率,减少呼叫的失败率,提供切换的稳定性,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资源的使用率,扩大通信系统的容量。无线网络的工程优化具体做法是:

  (1)合理设置网络工程的设计参数和系统参数。在无线通信网络所用的设备中,所有设备都有大量的参数,通过对参数的设置来控制小区的信道配置,实现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寻呼、接入和位置更新等行为。这些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小区网络信号的覆盖率,小区间切换和小区话务负荷的分布等。为了能够充分合理地运用现有的无线资源,就需要对参数进行准确的设置,尽可能让全网的业务量和信令流量能够均匀,这对网络平均服务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参数进行设置的时候要适量,如果参数设置太小就根本起不到作用,而参数设置太大则有负面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到参数的调整对相邻区间的影响,否则就会违背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的初衷。

  (2)网络基站群的划分,网络基站的数量一般是20-30个之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提高网络信息的覆盖率,满足网络信息覆盖区域的相对独立性。

  (3)选择好基站群,让基站的建设规模能够适应本地区的发展要求,达到网络工程优化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4)路测数据的分析,要充分利用后台处理软件对路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所有指标都要满足网络的性能。

  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微蜂窝完善无线通信网络。与宏蜂窝相比,微蜂窝的优势表现得更加明显,微蜂窝的安装和使用也更加方便。微蜂窝可以充分地补充宏蜂窝。主要表现在:通过在无线通信网络信号比较复杂的路段建设微蜂窝,可以让这些地段形成主导信号,进而改善无线网络通信的质量;通过微蜂窝增加室内分布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宏蜂窝网络信号很难覆盖的盲点地区,比如商城和地下停车场;合理运用微蜂窝能够有效地分担热点地区的话务量,还能完善高速公路覆盖的盲区,采用微蜂窝的定向天线,向公路的两个走向分别发射,从而解决高速公路网络信号的覆盖盲区。

  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直接贯穿于无线网络发展的全过程,为了让无线通信网络质量再上一个台阶,需要更加深入的、持久的进行网络优化工作。此外,无线通信的网络优化工作也是比较繁重的,它对延续网络的生命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做好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工作,不仅能够不断地提高现有无线通信的网络质量,网络服务水平和无线电频谱效率,还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网络服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随着国际上3G商用网络推出的增多,3G网络规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且WCDMA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商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WCDMA处在特殊的时期及地位,它与现有的GSM网络共存,其运营商也是现在GSM的运营商。但是WCDMA又与传统的GSM网络有着本质的不同,其网络复杂程度大、数据业务种类多、兼容性大、可扩展性高。因此WCDMA网络规划更为复杂多变,如何由GSM网络的平滑演进到WCDMA网络,走好关系到网络性能优劣和建设成本高低的第一步规划和优化至关重要。

  网络规划工作通常包括初规划、详细的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等内容。优秀的初规划要考虑规划方案的经济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既要满足近期网络发展目标,又要考虑到长期发展及新业务的推广。WCDMA网络规划的目标是根据规划的无线网络特性及网络规划的需求,通过对相应的工程参数和无线资源管理参数规划设计,使得在满足一定信号覆盖、系统容量和业务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建网成本最低,并能保证网络具有良好的可升级能力。WCDMA网络规划不仅要规划覆盖,还要对干扰和容量进行分析,因为WCDMA网络规划的实质就是一个对受干扰影响的覆盖和容量进行不断研究及调整的过程。因此WCDMA网络规划存在几个的关键之处。

  1.1 WCDMA是一个覆盖受限的系统,覆盖和容量是紧密交织的,即其覆盖门限是由用户数量和所有小区所使用的比特率决定的。WCDMA的覆盖区域是随着不同的业务及用户数量变化的,而一小区内,不同的覆盖范围可以提供不同质量要求的业务。WCDMA网络的覆盖能力则与系统容量、负载状况相关,系统负载的增加会导致覆盖范围的缩小。

  1.2 WCDMA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干扰受限使得干扰控制在WCDMA网络中尤为重要。WCDMA网络规划多采用全网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即通过预测未来WCDMA网络的用户数量和话务量为标准来进行规划。并且以此规划为基础,分段建设网络。分段预测法可以提高WCDMA系统升级的能力,也会减少后期维护、优化的成本。但是,预测的方法、时间、对象选择尤为重要,其值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WCDMA网络日后的服务质量。

  1.3 WCDMA网络的上下行链路的不对称,下行宽带要求要大于上行宽带要求。性非对称的上下行链路。因此需要注意的是,规划WCDMA网络的覆盖和容量时,需根据业务种类的不同,对上、下链路分别加以分析。

  1.4 WCDMA网络的软切换是一把双刃剑,它增大了网络容量,却加大了网络业务量负担;提高了上行链条的容量和质量,却制约了下行链路的容量。合理控制软切换区域,则可以使其功力大增,发挥无限效力。

  WCDMA网络规划主要包括覆盖规划、容量规划、链条预算、业务质量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无线网络资源的规划。并且各部分规划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彼此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

  2.1 覆盖规划一方面,WCDMA网络的覆盖面积如何,是根据该区域网络的发展战略来决定的。加入该区域网络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大范围、全面发展的方向,则其网络应满足覆盖广、容量大两个条件。如果是朝着大范围、轻发展的方向,则是覆盖广、容量小;如果是部分重点建设的方向发展,则应是按着单点满足覆盖及容量,再逐步朝着四周逐渐扩散即可。另一方面,WCDMA网络覆盖规划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经济发达地区需连续覆盖,欠发达地区城镇则采取撒网形式覆盖,逐步发展,最终实现全国覆盖。

  2.2 容量规划容量规划与覆盖区域的业务流量密度有着密切关系。容量规划和覆盖规划是不可拆分的,容量规划首先则要明了设计目标的覆盖的区域、每个区域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每个区域内每种业务所要达到的覆盖概率等,才能对症下药,避免浪费。

  2.3 链路预算链路预算是指对链路中的各种衰耗和增益的核算。链路预算和WCDMA网络的覆盖和容量规划内容紧密关联。在低密度话务区域,上行线路链条决定了网络的覆盖面积;而在高密度话务区域,下行链条的分配功率影响着系统容量的大小。

  网络优化工作是网络规划工作的自然延续,是后期维持、提高网络运行技能及质量的有效措施。网络规划是网络优化的基础,可以为网络优化指引方向;同时网络优化可以使得网络的覆盖、容量、干扰达到最佳比例,发挥出WCDMA网络的效益。因此,网络规划和优化无乱在时间、还是区域都是分不开的,是彼此渗透循环的。

  与传统的相对于GSM网络而言,WCDMA网络可提供更多更广的业务,同时其网路后台运转也更为复杂多样。WCDMA网络的规划包含众多关键之处,是一个系统整体的工程,各项内容彼此渗透,互补互助。专业的网络规划、优化知识技能,以及自身的行业经验可以帮助网络科学地规划其发展路径,打造高质量的通信网络,使万千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体验到WCDMA网络所带来的淋漓痛快的通畅感觉。

  Cdma网络中,对于一个虚拟的概念簇来说几乎没有很严格的划分标准,但根据实际应用经验,常把一个RNC分割成许多连续的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一定功能,定义为簇,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中比较重要的工作是先进行簇规划。

  簇的划分能够加快无线通信网络初期的建设速度,集中节省投入资源,将单一的一个簇建设完成并优化好以后可以再进行其他簇的优化,只有仿照第一簇的优化模式进行即可。由于路测工作量非常大,通过以簇为单位进行开通可以很大层度上缩短优化的总体时间;通过簇划分可以很好的控制优化范围和质量,使得优化工作能更有效更有条例的分区域进行开展;分成若干小区域进行优化可以方便在优化该区域时更加细致的进行优化同时又不至于影响到其他区域。

  ②簇划分要保持网络的连续覆盖,同时考虑RNC边界;避免簇跨RNC,造成优化过程中的大量信令和跨RNC切换。

  ③簇相互间的信号产生最小干扰为原则:对簇的优化调整,必然影响到其他的簇的性能,当对某一簇的射频部分进行调整的时候,天馈的改变会造成对其他簇的区域的无线信号产生影响,必须在划分簇的时候尽量减少簇与簇之间的干扰,所有尽量使簇与簇交界的区域越小越好,常常按正六边形蜂窝状结构来划分簇会比用长条状划分簇要常见得多。

  对于基站划分簇的主要依据有:地形与地貌、业务的分布、相同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和位置区码等方面。通常在基站簇中分配的基站个数不宜过多,而且基站的簇与簇之间的覆盖会有重叠。簇优化开始的条件是簇内基站达到80%的开通率和完好率,簇优化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

  簇优化过程中的工作主要有:覆盖区域优化、邻区优化、扰码优化、接入失败优化、掉话和切换失败的优化。实践过程中,簇的优化就是测试网络、发现故障和分析原因、网络优化改善、再测试调整的反复过程,直到打到簇优化的目标。

  在主小区优化方面,保证所有主小区的覆盖面积适中,不宜分布偏差太大,并且这些小区的边界清晰,从而要减少小区更替变化而引起主导频变化频繁的情况。

  在下行信道上,主要的干扰是手机接收功率RX很好而Total Ec/Io很差在上行信道上,干扰问题体现为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偏高。

  导频污染是指同一个地方同时存在4个及以上强度都超过T-ADD的导频,并且其中没有一个能够成为主导频。导频污染会使下行信道的干扰增加、切换变得频繁从而导致手机掉话、系统网络整体容量下降等诸多问题,通常要调整系统工参加以解决。

  【关键词】WCDMA 网规网优 Monte Carlo仿线G的商用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在网络建设的初期,网络规划设计和优化尤为重要。作为三大标准之一的WCDMA已经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商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WCDMA系统除了可以提供比GSM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外,最主要的是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非对称多媒体业务。由于采用宽带码分多址(WCDMA)接入方式,其在无线接口设计方面有许多新的特点,例如上、下行链路1.5kHz的快速功率控制、支持软/更软切换等。在WCDMA系统中,干扰分析特别重要,基站灵敏度要视特定小区和业务而定。因此,WCDMA网络与传统GSM网络有着本质的不同,对网络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规划设计时需考虑更多的因素。

  W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中有许多关键问题,包括多种业务支持、干扰受限、覆盖与容量相互依存、导频功率分配等,下面进行简单的陈述。

  WCDMA系统将不局限于提供话音和低速电路型数据业务,还支持包括高速分组数据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接入。各种业务对服务质量(QoS)要求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信噪比门限参数的设定,因此不同的业务对应着不同的覆盖半径。网络规划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依据混合业务模型,从中级业务小区半径着手进行规划,在小区中均匀覆盖区域提供高速率业务,在小区边缘提供低速率业务;覆盖区域设计成连续覆盖,并对热点覆盖区域进行优化以提供高速数据接入。

  WCDMA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其容量受制于干扰电平的大小,干扰控制在WCDMA网络中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合理的功率控制方法来降低干扰是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关键,链路性能和系统容量都取决于干扰功率的控制结果。简要地讲:在WCDMA系统中,既要保证一定的通话效果和服务质量,又要把干扰降低到最小。

  WCD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因此小区负荷的变化会对小区允许的最大传播损耗产生影响,也就是对覆盖产生影响;同时小区负荷的大小又是小区容量的决定因素。在多业务环境下,不同业务(话音、数据等)需要不同的无线承载,需要不同的物理信道,使用不同的扩频因子,获得不同的处理增益,其抗干扰能力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的接收机所需信噪比(SNR)门限要求,支持不同的覆盖范围。

  一个小区的业务量越大,就意味着干扰越大,在相同的处理增益下,小区半径就较小,小区覆盖随系统负载的这种动态变化称为“小区呼吸”效应。WCDMA系统中,当负荷较小时,小区上行链路覆盖受限(coveragelimited),因为上行小区覆盖取决于手机的发射功率和基站热噪声;而当负荷较大时,小区下行链路容量受限(capacitylimited)。即在WCDMA网络规划时,覆盖和容量的规划对于上、下行链路是不同的,此外还要将它们二者之间的规划联合起来考虑。

  在WCDMA系统中,公共导频信道(CPICH)信号强度与系统性能有很大关系,表现在:导频信号强度的大小确定了小区的服务区域;根据导频信号的大小决定哪个小区可以进入激活集内实施软切换;移动台使用导频信号可获得系统消息并且利用它进行信道估计。在进行无线网络规划时,导频信道功率的分配非常重要,最优的导频信号功率可以在保证小区覆盖基础上对邻小区产生最小的干扰,从而达到最大的系统容量。

  WCDMA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分为六个步骤,依次是:制定规划目标、传播模型校正、网络预规划、站址勘查和选择、无线网络设计(无线仿真)、网络优化。设计步骤见图1:

  在WCDMA无线网络设计中,首先制定规划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成本因素。这些因素将极大地影响所需要的基站数目和配置,包括所要覆盖的区域、每个区域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每个区域内每种业务所要达到的覆盖概率、需满足的服务质量等。此外,还要收集各种业务量的密度分布图、地形地貌数据资料和网络增长规划等信息。

  其次完成传播模型的校正。传播模型用于路径损耗的预测,为WCDMA系统的覆盖规划提供依据。在实际移动通信环境中,在系统设计之前,应该选用合适的传播模型进行路径损耗的预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车载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对原始模型进行校正来获得更准确的路径损耗预测。

  无线网络预规划是根据规划目标中提出的要求,综合考虑网络的覆盖、容量和质量,根据链路预算计算出网络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密集城区、城区、郊区、农村等)下所需要的基站间距以及覆盖面积,结合客户提供的初选站址信息得出基站的初始布局。

  根据网络预规划结果提供的基站数量及站间距,在建站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寻找合适的站址并进行筛选,同时建立基站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站经纬度、基站可能的天线高度、方位角、基站周边环境、天馈线、天线与机房的位置等。

  在站址确定以后,为了进行更精确的设计,提早发现网络设计的不足,必须借助网络规划工具对网络进行全面的仿真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以得到尽可能满意的网络覆盖。

  本次WCDMA无线网络设计拟建规模为全套最小配置化的核心网系统以及无线子系统,其中RNC配置两套、基站配置6套,可支持跨RNC间切换。WCDMA系统中容量与覆盖密切相关,所承载的用户数量和覆盖距离可以互相转换。在网络初期,用户较少,覆盖范围较大;随着用户的增加,基站覆盖范围会变小。本系统采用2010年预测用户的1/10来进行模拟仿真。

  本设计中我们采用了Sbell规划工具A9155中用于WCDMA场强预测的标准传播模型(SPM)作为路径预测模型,SPM建立在经典的Hata模型基础上,引入了绕射、地物对传播的影响,能够精确用于150MHz~2000MHz频段近距离和长距离的场强预测。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实际车载测试,对上述预测进行了校正,得到较准确的场强预测结果。

  在预规划工作中,需根据链路预算计算出网络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下所需要的基站间距以及覆盖面积。因为下行功率被所有公共信道和业务信号共享,而上行功率是有限的,因此覆盖设计主要基于上行链路预算开云网址。图2为网络预规划工作流程图:

  借助专业规划设计软件,利用当地的数字地图及校正的传播模型,通过Monte Carlo模拟法仿真移动业务量分布,对无线网络中各种性能进行分析。在Monte Carlo仿真中,用户根据预先的业务模型被随机地分布在指定区域里,每个用户被指派了随机的位置、随机的业务类型和移动性、上下行速率及业务状态(激活或未激活);然后进行系统性能仿真来判断网络的性能指标,比如:导频覆盖、Ec/Io(码片能量与干扰之比,单位dB)、上行发射功率等是否满足要求。

  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得到最佳服务小区的Ec/Io如图3所示,相应的统计见表1。最佳服务小区Ec/Io是反映干扰有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指标值,设计目标是希望在覆盖的大部分区域里Ec/Io都能高于-12dB,尽可能使小区容量和通话质量达到最佳。

  从图3可见,大于-12dB的区域在进行话音呼叫的时候可以保证优良品质,即为图中蓝绿域所示;小于-12dB的区域可能还可以通话,只不过服务可靠性比较差,即为图中紫域所示。另外图中出现了相当面积的白域,此为覆盖盲区。由此可见,基站部署不合理,导频覆盖质量较差,出现了严重的覆盖不连续现象。

  由表1中的统计数据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由于本设计方案中基站分布范围过大,无法达到连续覆盖效果,出现了覆盖盲区,因此需要对本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通过规划设计软件输出结果评估设计方案,如果预算所得到的覆盖质量未能满足要求,需进行网络优化。通过优化处理,然后重新进行Monte Carlo仿真验证,最终获得一个最优的网络设计。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直至网络设计满足各项指标需求。

  根据前述Monte Carlo仿真看到,网络覆盖特性没有达到设计目标,即在加载容量进行最佳服务小区Ec/Io性能仿真时,部分区域出现小于-12dB的情况。为达到目标,常用的优化措施包括:调整基站位置、数量、导频功率、天线高度、天线方位角和倾角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物理层参数,比如:减小业务所需的Eb/No值、减小基站射频部分的基站噪声指数、减小干扰储备、增加天线增益等,改善上行链路覆盖。

  在本设计中,首先通过基站调整,我们放弃了一部分范围的覆盖;又进行了相关参数的调整,最终保证设计区域内达到比较满意的覆盖效果。经过仿真分析后得到优化后的最佳服务小区的Ec/Io如图4所示,相应的统计表如表2所示:

  从图4可见,经过基站调整之后,基本上消除了白域的覆盖盲区,达到了较理想的覆盖。由表2统计数据可见,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已达到了连续覆盖效果。

  系统仿真可用于系统实施和系统优化,从而加速网络建设进度,保证了系统建设质量。本文在专业规划仿真软件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WCDMA网络,根据Monte Carlo仿真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正和优化,得到了对网络覆盖、干扰等性能的最终预测,确定了系统设计参数,完成了最终的WCDMA无线网络设计和基站配置。

  WCDMA网络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靠丰富的无线网络规划和运营经验。虽然目前有一些CDMA网络规划的经验可以借鉴,但WCDMA网络规划要复杂得多。在充分利用现有2G网络条件和运营经验进行3G网络的规划与实施的同时,平衡好覆盖、容量和服务质量的关系,提交给客户一个优质高效的WCDMA网络,最大限度地满足终端用户的质量需求,就可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质量竞争优势。

  [1]张长刚,孙保红,等. WCDMA无线网络规划原理与实践[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