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7709168119

三思荐书丨信息文明的伦理基础

标签: 2023-12-05 

  三思荐书丨信息文明的伦理基础世界的大道是曲折的,文明的前景每每处于高度不确定之中。刚刚迈入2020年代,人们就与疫病大流行不期而遇。这次疫情的冲击实际上导致了CPS(赛博-物理-社会)空间的重构。从信息论与控制论思想到反主流文化对控制的拒斥,从虚拟的存在空间到虚实平行的数字乌托邦,再到如今初现端倪的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社会经济结构,赛博这个词的内涵已多次嬗变,但不管怎样,它都跟技术对信息或数据、形式或结构的控制有关。在今天看来,赛博空间与现实空间日益结合为整体性的CPS(赛博-物理-社会)空间,三者的关系与结构的演变决定着世界的未来形态。

  疫情对数字经济,对数字经济与信息经济和传统物质经济的构成,对其背后的社会政治文化架构,对过去30年间形成的全球化分布式的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分布式生态位可能会因为物质或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阻隔带来诸多亟待应对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会不会导致新的世界区隔,世界的各个大陆会不会有一种新的区分?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拥抱数字化或智能化的潮流。数字经济或者将来的数字社会与智能社会,类似于氨基酸结构构成蛋白质晶体,在数字化(智能化)与疫情的双重作用下,会通过CPS重构产生一种新的结晶。这种新的结晶的表现之一就像社交隔离期的视讯会议,既带来了交流方式的重构,又使参与者必须面对由此所带来的新问题。例如,有时候视讯会议因为怕卡,连视频都不能放,更不用说眼神交流,如何从技术上予以弥补乃至增强?这些由CPS重构带来的生态位再造和社会经济生活流程的改变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中有着很宽阔的创新和迭代升级的空间。

  与CPS重构相伴随的是数字经济和正在兴起的智能社会的价值重构。从宏观上讲,数字经济或智能社会实质上是对人的欲望与行为更加精细的量化经营与管理。不论是认知计算与社会物理学,还是智能化监测或算法推荐,最后都涉及到人的问题。近年来,在数字经济与智能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对伦理问题和数据权利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这次疫情又把生命政治,即每个个体的生命权力与社会价值,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人们发现,相关的公共卫生防控政策很难同时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社会经济总成本意义上的生命价值和疫情统计学(群体免疫)意义上的生命价值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可能三角关系并不是抽象的,而总是处在具体的价值系统之中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毋庸置疑,不同的区域、意识形态或者文化背景,有不同的价值系统,包括生命政治系统、数字经济系统,数字社会系统,它们在价值上是有差异的,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共存于一个世界之中。在面对共同遭遇的重大危机时,为了增进相互理解与共识,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升不同价值系统在价值上(包括价值规范及其内涵)的互操作性?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有一个与其他价值系统对接的价值接口,这一现实需求将倒逼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建设展开进一步的价值重构。

  为此,一要寻求普遍价值诉求的本土转化与开新。由此,信息化与智能化的价值诉求不再是字面上抽象的信息接入权、个人数据权利、包容性(inclusion)、弥合数字鸿沟、赋权(empowerment)等概念和原则,而在于其中的内涵在不同价值体系中的本地化落实。例如,为了便于一些普遍性的价值观念的落地,增进其本地可接受性,在中国的语境中,包容可以解读为普惠;赋权可以解读为比较容易为行政文化所接受的赋能,并将赋能的对象从企业扩充到个人;数字鸿沟可以从使公众应该享有创新红利的科技政策维度切入。二要致力于构建价值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接口。比如当前世界不同区域、国家和机构制定了大量的数据伦理和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与准则,所提出的很多原则在字面上都是类似的,接下来就是要通过对这些原则在不同价值系统下的内涵的理解和对话,提升价值上的互操作性。

  无论是世界还是价值的重构,都建立在合理的认知之上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面对疫情大流行所带来的危机态势,普通人或一般的行动者需要在生活实践中探寻面向信任崩塌挑战的认知策略。面对疫情大流行,人们对各种相关消息高度关注,不同的群体因为对疫情及相关问题的不同解读而爆发争论、相互撕裂,由于各个圈层的认同有极大不同,甚至产生了信任脆断,这与管理学常说的团体思维非常类似。

  疫情期间信任崩塌、信任脆断的原因,大致有两条:一是危机归因。人们面对危机的时候都会找原因,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甩锅。二是事实与价值的高度纠缠。比如说中医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个事情的复杂在于其中所涉及的问题既不完全是事实的,也不完全是价值的。由于事实与价值高度纠缠,一些有争议的事实负载着很高的价值。面对这种莫衷一是的认知状况,需要诉诸必要的认知补偿策略。

  第一种认知补偿策略是情报侦测。在面对危机时,对普通人或者说一般的行动者而言,尤其需要这种认知补偿策略。一般而言,知识来源于对信息的研判。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危机出现时,首要的认知策略不是全盘接受信息,而是要进行必要的质疑、分析和抉择。值得指出的是,“Information”这个词翻译为“信息”固然不错,但这个翻译过滤掉了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即“情报”,而“情报”这个概念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危机认知的需要。在危机认知与应对中,人们所应该运用的基本认知补偿策略就是情报侦测,它以合理的怀疑为出发点,在十分危机情况下甚至是以高度怀疑为前提的,即对于任何资讯和消息都视为可真可假的情报,充分考量和分析发布者的倾向、意图和利益对其真实程度的影响,进而辨别其真伪程度并作出合理的认知抉择。

  第二种认知补偿策略是价值解缠策略。什么是价值解缠策略呢?比如中医,当它的事实与价值高度纠缠时,我们要分不同的情况来应对。比如中医里的一些方法——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方法与现实的价值和利益瓜葛较小,而且符合传统医学本身的认知规范,它们相对来讲可靠一些。而对于推荐使用的中成药,相对而言与价值和利益有较多纠缠,在不是极度危急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质疑的态度,看看推荐者与药品之间有没有利益冲突和价值纠缠。对神医,由于其与价值过度纠缠而在事实上似是而非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则完全不用理睬。

  当前的重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尽管信息化与智能化似乎昭示了无止境的科技未来,但自以为处于人类世的人们或许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应对文明脆断的可能。最近,因为一项工作的需要,我在细读泰格马克的《生命3.0》。泰格马克讲的就是“远虑”,很远的顾虑。他在想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会不会把人干掉,但现在的问题是病毒会不会把人干掉,人类文明会不会马上脆断?

  现在是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在用言语谈论世界的时代,这类似于古希腊时代向古罗马时代的变迁,人们日益从书本阅读、从相对严肃的逻辑与理性的思考,转向偏向夸张的媒体表演和煽情的修辞表达。修辞时代是众声喧哗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表达他/她的意见与观点,甚至各种智能音箱和社交机器人也开始成为表达者。但在与机器人或智能音响聊天时不难发现,这些聊天还只是处于会话阶段,而且很容易陷入尬聊。这让人们意识到,人们最需要的实际上是对话,比方说将来能不能出现柏拉图机器人、黑格尔机器人、爱因斯坦机器人,好让我们通过对话掌握各种思想的精髓。

  回到我们当下必须面对的近忧则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政治架构之间能不能从经验和生活层面的会话,转到思想和价值层面的对话。这恐怕是疫情过后的世界所必须面对的最大挑战。通过对话,立场各异的群体与区域之间能不能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探寻避免文明脆断的可能性?或者即便遇到文明嘎然而止的情况,如何既不要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又保持人的终极优雅——即便人类文明明天就要灭亡,我们能不能用好最后的时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