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7709168119

全文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标签: 2024-03-09 

  全文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2023年8月15日是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一天,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再次来到阔别已久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他发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安吉让竹林变“碳库”,空气换“真金”,在走向绿色同时也创造了文化经济的繁荣。2023年上半年,安吉旅游总收入已达225.2亿元。同时,良好的人文环境,助推安吉经济发展,“数字型”“平台型”新经济企业积极入驻安吉,已有6家新经济企业上市。

  安吉的变迁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生态观等的一个窗口。以文化文明视角透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始终聚焦于“人”的因素,实现了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内在统一。中国正在践行这样一种发展的新范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即:在现代化道路中融入人文底色,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融合,从“人”的视角回答发展是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命题。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立足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助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着力点,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动力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支撑点,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全过程。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注重人文与经济的相互激荡、彼此生发。文化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蕴和“催化剂”,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世,不仅实现自身繁荣,也带动经济、社会等整体繁荣,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和期盼。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蕴含着深刻的方法论,围绕人、文化、经济三大要素,把握物质与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承发展、公平与效率、自立与互鉴等辩证关系,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

  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版权”属于中国,但创新成就和迈向现代化的机遇属于全人类。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回应经济学“人文回归”的呼声,打破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为世界经济注入“人文韧性”,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基因”,以图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认同”,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

  “起而明之,足以经济。”[1]穿过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国语境中的经济学,始终承载着经世济民的使命和福济苍生、实现大同的终极梦想。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中国深刻把握人文与经济的融合互动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经济发展注入深厚人文底蕴,有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这一宏伟壮阔的实践中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逐渐探索形成一种发展的新范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明逻辑。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揭示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源动力,是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把钥匙。

全文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图1)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石,揭示了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学。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包含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但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源远流长中华文明蕴藏着的丰富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价值理念相通。中央、国家主席习在为《复兴文库》所作的序言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2]早在距今两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国政治就开始了神本向人本的转化,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3]等思想观点。春秋时期,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数千年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4] 等民本思想代代相传,始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与此同时,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文化在国家治理和发展中的作用,《礼记·祭法》云:“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以文化人、安社稷而定天下,是古代中国为政施治的基本途径。

  西方人文传统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西方经济学创建之初,同样有着较多的人文内容。亚当·斯密认为,同情心是人的一种道德天赋,他关心劳动者的生存状况,“有大部分成员陷于贫困悲惨状态的社会,绝不能说是繁荣幸福的社会”[5]。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也是诸多学者的研究内容。例如,被称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的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注重禁欲的基督教新教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随着理性主义兴起,西方经济学逐步忽视对人文价值、文化影响的研究,日益走入逻辑世界,“甚至走进一个数学模型构成的公式化世界,从而最终实现了去价值化,成为纯粹的科学经济学”[6]。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7]不少国外经济学家也在呼吁经济学的人文回归。美国经济学家迪尔德丽·南森·麦克洛斯基曾指出,“若想更好地发展经济学,我们需要构建人文经济学。与现有的经济学相比,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性更开阔且更有力度,其实证性也更宽广且更严谨。”[8]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及文明的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在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的理论,逐渐形成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强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以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原创性、系统性成果,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中国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习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充分体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路径选择、主题主线等各方面。中国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理论创新持续注入文化力量,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供深厚底蕴。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以及“辉光日新”“天人合一”“兼爱非攻”“天下大同”等理念,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这些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因子,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成为人文经济学的重要内涵和思想宝库。

  文化和经济好比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经济奠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提供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导向。习的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强调发展中的文化作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在发展实践中,中国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既追求物质富足也追求精神富有。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强化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10]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关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经济发展如何统筹好速度与质量?现代化的追求能否还原到“人的现代化”这一终极命题,并推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总量不足、发展动能不足、分配失衡,导致发展成果无法实现普惠和共享,这样的全球发展赤字如何破解?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正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但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包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等。从深层次上说,中国曾经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针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中国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中国特色、时代内涵的人文经济学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终极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回答了人口规模巨大国家如何实现均衡发展、共同富裕,如何避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人文与经济融合互动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倡导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着力避免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将视野投射到全人类和全世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有助于掌握历史主动,树立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问题突出,发展赤字有增无减。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破解全球发展赤字的“中国方案”,为世界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增添了信心。

  面对全球发展赤字,中国聚焦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强调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聚焦全人类的命运何去何从,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开云网址·(中国)官方网站,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体系与时代实践。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全过程:政在养民,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的出发点;富民为始,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发展的着力点;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人才强国为发展的动力源;天人合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的支撑点。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坚持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加快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将人民幸福安康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2年67500元、2015年83500元、2018年99000元、2022年115500元……”翻开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湾里村彭家村小组村民彭金华家的“家庭账本”,家里收入情况记得清清楚楚。

  彭家村小组是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彭金华在内的50位农户将每天家庭生产生活收支情况,详细记录在记账手册上。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条曲线引人关注:一条是GDP增长曲线万亿元,另一条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曲线]

  面向未来,中国继续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总体持平这个目标,意味着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发展红利。”

  今天的中国,人们常谈起餐桌上的新变化:过去只要能“吃饱”就行,农产品主要看产量,如今则越来越追求“吃好”,农产品更多看质量。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顺应这一变化,中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

  从商超货架品类繁多的优质农产品,到群众家用的手机、空调、新能源汽车,再到乡村兴起的高端民宿……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中国市场需求。

  以汽车为例,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现代生活象征之一的汽车加速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平均每4个人就拥有1辆汽车。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接近50%,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79.9%。

  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形成良性循环。统计数据显示,进入新时代,中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国内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翻开中国的“国家账本”,近年来,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以2022年为例,教育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14.1%,卫生健康支出占8.7%,农林水支出占8.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8.1%,城乡社区支出占7.4%。[13]

  既通过促进高质量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创造高质量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又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并在更高水平上为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续用力,不断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翻开世界经济史,市场经济是强国富民的可行路径,但过分强调市场竞争往往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在中国,共同富裕不是空泛的政治宣誓,而是一个政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社会变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2023年7月,中国人社部公布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共有15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而十年前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仅1500元。

  中国致力于统筹效率和公平,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整高收入群体税费征收办法,不断缩小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例如,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88缩小至2.45。

  凉山曾被称为“中国最贫困角落”之一。2023年全国两会上,位于大凉山深处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拿出的三张照片引人注目——照片中,2005年,乡亲们住的是小木屋;2007年,大家住上了土坯房;2020年村庄通了路,建起了楼房,还拥有了活动室和卫生室。

  十八大以来,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一个个像阿布洛哈村这样的偏远村庄翻越世代难以逾越的“贫困大山”,贫困群众的生活变了大模样。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实施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到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从开展对口帮扶到深化东西部协作……中国制定出台和持续推进一系列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着力解决各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

  “市场上卖3毛钱一斤的榨菜,工坊还是按5毛钱收购?”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安镇宅十堂农创基地“共富工坊”,老板沈琦面对村民的询问总是耐心解答:多出的2毛钱是鼓励他们安心种菜,让“共富工坊”有稳定的原材料。浙江共建成“共富工坊”5599家,吸纳27.8万农民就业,人均月增收约2600元。

  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同时,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举措。“共富工坊”、农村科技特派员、山海协作……今年,中国国家发改委总结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批六个方面十条典型经验做法,面向全国推广。

  2023年5月30日,甘肃酒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3名航天员中,年仅37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桂海潮格外引人关注。

  桂海潮出生在中国西南边陲云南施甸一个寂寂无名的小镇,通过刻苦学习,他成为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实现了儿时梦想。他的成长故事激励了无数青年,成为中国重视人才培养、重视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习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14]“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15]中国传统治理文化历来都把人才视为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坚持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以人口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质的重中之重。当前,中国已建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2022年,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5%、91.6%。

  “地球褶皱”横断山区里的云南省怒江州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曾是中国贫困程度最深的“三区三州”之一,人均受教育年限仅7年多。2016年,怒江在云南率先实施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14年免费教育,有力保障了当地各民族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沿着怒江大峡谷行走,沿途每个乡镇、村寨最漂亮的建筑几乎都是学校。”怒江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校长吴金凤自豪地说。

  如今的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随着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数以亿计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被不断激发。

  科技部数据显示,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提高到2022年的超过600万人,规模多年保持世界首位;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占地1100公顷的海珠湿地是中国特大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中央湿地。在寸土寸金的城区保留如此大面积湿地,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反而提升了区域核心竞争力。湿地旁的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目前已吸引50多家互联网、数字经济企业入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习指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16]

  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十年来,中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7%。2022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中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累计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中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2022年达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全长5000多公里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在历史上曾频繁发生洪灾、断流等自然灾害。遥感调查评估最新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绿线年,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母亲河”重焕光彩

  生态文明孕育绿色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到了56%,单位GDP能耗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超过700万辆,占据世界新能源车63%,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转型注入新动力。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7]习说。一脉相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亮丽底色。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在中国大地上的一系列实践,生动阐释了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鲜明特征。赓续千年文脉,凝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人文因为经济加持而焕发无限生命力,经济因为注入人文含量而具有更高价值。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发展中始终高举人文旗帜,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明”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延续和跃升。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和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深厚的根基和底蕴。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独特的历史文脉塑造了一方水土独特的经济形态,赋予适应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其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动力。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形成了完整的自然经济社会大系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

  为了让“母亲河”生机盎然、焕发新颜,传承保护好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十八大以来,中国启动系统治江方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沿线省份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杜甫诗中描绘的情景,如今在壮阔的三峡库区得以重现。“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中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传来了胡椒、亚麻、葡萄、石榴等域外物产;佛教、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科技发明、养蚕技术也经此传向世界。

  古丝绸之路绵延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继承和发扬丝路精神,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唤起了历史记忆,赋予了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连接亚非欧的古老商贸之路焕发新生,造福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民。“一带一路”所经过的中国重点省份和节点城市,也在跨文化交融中走出了开放经济的特色之路。以“丝路重镇”敦煌为例,通过建设甘肃自贸试验区敦煌片区,打造进出口物流集散中心、商业供应链中心等,在绵延文脉气韵的同时,口岸通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实践中,文化繁荣绝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繁荣融为一体。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品质文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城门排列、街巷纵横、水道交错,历经岁月沧桑,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却得以保存延续。2023年7月,习在江苏考察时说:“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18]

  在苏州,昆曲、古琴、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碧螺春……垒筑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鼎盛人文景象。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新的发展可能。厚文之“道”与精工之“技”融为一体,历史上造就驰名中外的苏工、苏作,如今则催生一大批高精尖产业,造就苏州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的“硬实力”。

  西湖、西溪、钱塘潮,越剧、丝绸、茶文化,科创、文旅、互联网……2003年以来,杭州的GDP以年均12%左右的增速翻了9倍,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谐友善包容的人文环境,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核心吸引力。

  2023年金秋九月,杭州第19届亚运会顺利召开。当“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与中华文明激情相遇,体育竞技之美与千年古都之韵相映生辉。锚定“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杭州让体育流量化为发展质量,让赛事红利化为经济效益,让体育竞技的魅力成为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触媒,在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世界打造一个“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国际赛事样板。

  “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19]“天堂之城”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始终由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引领,杭州的历史文化做铺垫,浙江的现代文明做基础。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深刻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文化自信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正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从未自矜自傲、故步自封,而是坚持守正创新、谦和

推荐新闻